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固定化氮循环细菌技术治理湖泊富营养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正魁 1 ; 濮培民 2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利用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00 年 16 卷 04 期

页码: 25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利用生长在水生植物根部的天然无污染氮循环细菌解决湖泊水体“富营养化”难题取得突破性进展。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地理湖泊研究所合作研究的“固定化细菌技术”最近在贵阳“温流水”养殖场试验成功 ,在水体面积 5 6 0 0 m2 、流速为 10 .2 5 m3/ s的情况下 ,每天除氮不低于 10 0 kg,有效地遏制了水体富营养化。氮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罪魁祸首之一。大量含氮的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排入河流、湖泊 ,导致水生高等植物衰退 ,浮游植物大量繁殖 ,水体严重缺氧 ,水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目前 ,中国的五大湖泊和部分海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富营养化问题。固定化氮循环细菌技术从太湖水生植物根部提取天然无害的氮循环细菌 ,经过驯化提高其抗高负荷氮污染的能力 ,并为之提供具有良好生存环境的载体 ,使氮循环细菌在载体中保持活性 ,同时以水中的氮为营养物质 ,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将湖泊水体中大量的氮转化为无害的氮气释放到空气中 ,有效降低了水体中氮元素的含量。使用生物技术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此前在国内外尚处于研究阶段 ,无实际应用的先例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合作研究的这一成果在贵阳的成功应用表明中国生物技术应用于水环境治理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据悉 ,近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地理湖泊研究所、日本河藻研究所、香港理工大学签订了协议 ,已采用这项技术在南京莫愁湖进行旅游湖泊生态修复等方面的示范实验研究 ,南京莫愁湖水变清将指日可待固定化氮循环细菌技术治理湖泊富营养化@李正魁$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利用研究所!南京210014 @濮培民$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210018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