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风华 1 ; 白俊霞 1 ; 邵明波 2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油菜研究所
2.贵州省旱粮研究所
关键词: 恢复系8149R;甘蓝型油菜;选育
期刊名称: 贵州农业科学
ISSN: 1001-3601
年卷期: 2012 年 40 卷 05 期
页码: 14-1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选育出优质甘蓝型黄籽油菜用于生产,利用2004年贵州省油菜研究所从浙江引进的常规黑籽双低材料04R中的优良选系8148R,与贵州省油菜研究所选育的双低黄籽恢复系8296R进行有性杂交,经4年6代选育,结合室内品质分析及田间观察记载进行定向选择育种,最后育成了丰产性好、品质优良、配合力强、抗倒耐病的双低黄褐籽恢复系8149R,与不育系8187A配制的组合SH0901表现很强的超亲优势,产量达199.16kg/hm2,增产率为19.07%。
- 相关文献
[1]甘蓝型隐性核不育三系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科1号的选育. 张瑞茂,陈大伦,李敏,胡腾文,曾章丽,田世刚. 2011
[2]甘蓝型油菜高油黄籽双低不育系L 1016A、保持系L 1016B的选育. 郭贵敏,秦信蓉,陈丽,杜才富. 2017
[3]甘蓝型油菜早熟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系YD 3361 AB的选育及应用. 邹芳,喻时周,秦信蓉,赵云. 2014
[4]优质甘蓝型紫红叶标记油菜的选育. 代文东,黄泽素,唐容,李德珍. 2009
[5]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浔油8号”(JG518)的选育. 沈福生,张瑞茂,江满霞,张玉玲,王由法. 2008
[6]甘蓝型黄籽双低油菜恢复系材料2188R的选育. 冉光权. 2006
[7]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黔油30号的选育. 黄泽素,代文东,杨晓容,李德珍,唐容. 2011
[8]甘蓝型油菜双低高含油量恢复系017R的选育. 何惠萍. 2008
[9]甘蓝型油菜优良恢复系HF16-1400R的选育及应用. 何惠萍,侯燕,侯国佐,侯剑. 2013
[10]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系数207AB的选育及遗传. 杜才富,侯国佐. 1997
[11]甘蓝型隐性上位核不育系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585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陈芝能,曾章丽,张瑞茂,曾章容,李敏,张敏琴,陈大伦. 2021
[12]优质高含油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黔油32号的选育. 唐容,黄莎,代文东,王璐璐,张超,黄泽素. 2020
[13]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密油400'的选育及高产制种技术. 喻时周,秦信蓉,程尚明,向阳,杜才富. 2021
[14]高产双低核不育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31号的选育. 唐容,代文东,张超,王少铭,黄泽素. 2023
[15]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QB10A与保持系QB10B的选育. 李大雄,张超,曾兵,罗莉斯. 2017
[16]高油份双低杂交油菜绵新油19的选育研究. 杜才富,秦信蓉,高志宏. 2007
[17]甘蓝型油菜黄化突变体的杂种优势与配合力分析. 肖华贵,饶勇,杨焕文,杨斌,李超. 2013
[18]威宁草芦选育研究. 龙忠富,吴佳海,罗天琼,杨义成,孟军江. 2007
[19]优质高产两系杂交稻新组合黔两优58的选育. 黄宗洪,向关伦,周维佳,杨占烈,甘雨,王际凤,潘建慧. 2004
[20]高温胁迫下油菜籽粒成熟期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李超,荐红举,刘列钊,李加纳.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高粱SBP基因家族鉴定及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分析
作者:姜昱雯;陈满静;赵应;任艳;周棱波;沈佳奇;邵明波
关键词:高粱;SBP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表达;干旱胁迫
-
化肥和有机肥配施对糯高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张春兰;汪灿;徐燕;邵明波;张立异
关键词:化肥;有机肥;糯高粱;产量;品质;配施
-
不同时期追氮量和比例对糯高粱"红缨子"产量、氮积累、转运以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作者:李青风;高杰;彭秋;汪灿;周棱波;张国兵;赵强;张春兰;邵明波;罗奎;张跃;汪家远
关键词:糯高粱;产量;氮素利用率;氮素积累总量
-
糯高粱间作大豆不同带宽配置对糯高粱光合特性、干物质和养分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彭方丽;汪灿;周棱波;高杰;张国兵;赵强;陈思宇;邵明波
关键词:间作;带宽配置;糯高粱;光合特性;干物质和养分积累;产量
-
基于Super-GBS技术的高粱籽粒酿造相关性状QTL定位
作者:丁延庆;徐建霞;汪灿;周棱波;张国兵;赵强;邵明波;张立异
关键词:高粱;Super-GBS;酿造相关性状;遗传定位;QTL
-
不同间作模式对糯高粱干物质、养分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彭方丽;汪灿;周棱波;张国兵;赵强;张春兰;高杰;邵明波
关键词:间作;糯高粱;干物质;养分;产量
-
糯高粱与大豆间作模式下不同带宽配置对糯高粱根际土壤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陈思宇;汪灿;彭方丽;周棱波;张国兵;高杰;赵强;邵明波
关键词:糯高粱;大豆;间作;带宽配置;根际土壤特性;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