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石平 1 ; 袁洁 1 ; 杨学辉 1 ; 陈小均 1 ; 何海永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辣椒疫霉;杀菌剂;生物测定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09 年 37 卷 01 期
页码: 211-21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筛选出对辣椒疫病防效较好的新型杀菌剂。[方法]采用室内抑菌效果测定和网室生测,对50%氟吗啉锰锌等12种杀菌剂的抑菌效果进行测定。[结果]68%精甲霜灵.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6、5%代森锰锌.二氰蒽醌可湿性粉剂、50%氟吗啉锰锌可湿性粉剂和687.5g/L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悬浮剂等药剂对辣椒疫霉有较好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4.822 04、.814 00、.475 9和2.502 6 mg/L,250 g/L嘧菌酯悬浮剂和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能使菌落变稀。在网室生测试验中,50%氟吗啉锰锌对辣椒疫霉的防效最好,2.0、2.4和2.8 g/L的防效分别为85.14%、89.39%和92.45%。[结论]50%氟吗啉锰锌对辣椒疫病有良好的防效,可用于辣椒疫病的防治。
- 相关文献
[1]钩状木霉在辣椒根际定殖动态及其对辣椒疫病的生物防治. 赵兴丽,陶刚,娄璇,顾金刚. 2020
[2]杀虫剂配比对水稻大螟的生物活性测定. 程英,李凤良,李忠英. 2008
[3]不同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研究. 何永福,何庆才,胡辉,李颖,马永林,马永操. 2003
[4]21种杀菌剂对番茄疮痂病菌的毒力测定. 任建国,王俊丽,岳美云. 2011
[5]不同药剂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比较试验. 陈小均,王莉爽,何海永,杨学辉,吴石平. 2014
[6]几种杀菌剂对火龙果茎斑病的室内抑菌试验. 郑伟,王彬,蔡永强. 2009
[7]6种杀菌剂对3种禾草病害的防治研究. 文克俭,罗天琼,张莉,陈燕萍,周玉锋,龙忠富,吴佳海,苏生. 2013
[8]不同杀菌剂对火龙果茎枯病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郑伟,蔡永强,王彬. 2009
[9]不同杀菌剂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效果评价. 何海永,谭清群,陈小均,吴石平,杨学辉,袁洁,王莉爽. 2013
[10]几种杀菌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评价. 何海永,陈小均,谭清群,杨学辉,吴石平,王莉爽,袁洁. 2013
[11]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效快速评价方法初探. 吴石平,何永福,陈小均,杨学辉,何海永,袁洁. 2009
[12]不同杀菌剂对苹果白粉病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郑伟,王彬,吴亚维,杨飞. 2012
[13]11种杀菌剂对白术根腐病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陈小均,何海永,谭清群,徐峰,吴石平,吴明开,王莉爽,杨学辉,袁洁. 2014
[14]6种杀菌剂防治火龙果茎斑病的田间药效. 郑伟,王彬,马骁,李兴忠,杨飞. 2015
[15]几种杀菌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试验. 耿坤,张斌,余杰颖,吴石平. 2011
[16]杀菌剂对番茄细菌性斑疹病菌的毒力测定. 任建国,王俊丽,岳美云. 2011
[17]6种杀菌剂防治苹果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英文). 郑伟,吴亚维,王彬,杨飞. 2014
[18]烟叶米根霉检测、碳源代谢表型及其对7种杀菌剂的敏感性. 汪汉成,张敏,张长青,陈兴江,谭清群,马骏,李忠. 2018
[19]八角金盘灰斑病的病原鉴定及其防治药剂筛选. 吴石平,陈小均,刘作易. 2015
[20]烟草米根霉对6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及菌株保存条件筛选. 蔡刘体,汪汉成,陈乾丽,谭清群,杨学辉,马骏.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植物源杀菌剂大黄素甲醚对烟草病毒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作者:潘首慧;薛原;何海永;龚双军;李继业;谭清群
关键词:植物源杀菌剂;大黄素甲醚;烟草病毒病;防治效果
-
云南省昆明市玉米白斑病病原菌鉴定及致病性测定
作者:赵玳琳;吴石平;何海永;吴迅;谭清群;李继业;陈泽辉
关键词:玉米;E. sorghinum;E. dendrobii;致病性测定;形态学;分子鉴定
-
贵州火龙果病毒检测及侵染类型分析
作者:李淳;安星宇;黄露;吴石平;王莉爽
关键词:火龙果;病毒;检测;复合侵染
-
侵染贵州番茄的辣椒褪绿病毒分子鉴定与分析
作者:田雨;李淳;吴石平;黄露;安星宇;王莉爽
关键词:番茄;辣椒褪绿病毒;病毒鉴定;序列分析
-
猕猴桃溃疡病病原菌MLVA分型引物的筛选及验证
作者:姚令;王海;黄露;安星宇;陈文;王莉爽;薛原;吴石平
关键词: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致病变种;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分析;群体遗传结构;引物;筛选
-
贵州道地中药材白及产业现状及其病虫害防治研究进展
作者:王宇;金剑雪;叶照春;陈小均;何永福
关键词:白及;病虫害;防治;研究进展
-
贵州多花黄精炭疽病病原鉴定
作者:谭清群;李继业;薛原;赵玳琳;杨昌明;何海永
关键词:多花黄精;炭疽病;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白蜡树炭疽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