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籼稻93-11类病斑突变体的特征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潘璐琪 1 ; 陆雯 1 ; 李小白 2 ; 吴殿星 3 ; 王雪艳 1 ;

作者机构: 1.中国计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3.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类病斑突变体;抗性;抗病相关基因;抗病机制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15 年 29 卷 03 期

页码: 413-42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水稻类病斑突变体是研究系统性抗病机理的理想材料。通过对籼稻93-11干种子进行辐射诱变,筛选获得了156株稳定遗传的水稻类病斑突变体,根据病斑表现型将其分为9类。突变体的病变组织大部分从播种后4~5周开始出现。通过体外接种试验,发现与野生型93-11相比,spl078和spl104对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的抗性增强。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spl073,spl078和spl104中抗病相关基因PBZ1,POC1,PR1,PAL3和POX22.3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pl078和spl104中这些基因的表达水平高于野生型和其它突变体。进一步研究类病斑的产生与抗病通路标记基因之间的关系显示,这些标记基因在病斑形成过程中表达明显变化;而病斑形成后,表达相对稳定。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水稻广谱抗病机制和抗病育种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材料。

  • 相关文献

[1]水稻类病斑突变体的生理与遗传分析. 王建军,朱旭东,王林友,张利华,薛庆中,何祖华. 2004

[2]浙粳22类病斑突变体spl(t)特征及其基因定位. 陈萍萍,叶胜海,赵宁春,陆艳婷,刘合芹,杨玲,金庆生,张小明. 2010

[3]水稻苗期纹枯病抗性鉴定微室接种技术的改良. 徐国娟,袁正杰,左示敏,潘学彪,王志龙,瞿绍洪. 2015

[4]OsDCL1基因沉默突变体诱导稻瘟病抗性的转录组分析. 张丹丹,吴殿星,周波. 2016

[5]水稻抗白叶枯病相关基因的亚细胞定位. 陈斌,李冬月,王栩鸣,周洁,严成其,陈剑平. 2014

[6]浙江省水稻审定品种主要性状分析. 施俊生,王仁杯,郁晓敏,李燕. 2019

[7]转铁蛋白基因增强水稻对氧化胁迫与稻瘟病菌的抗性. 程志强,郭泽建,徐晓晖,柴荣耀,李德葆. 2003

[8]硅对水稻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白叶枯病抗性的关系. 薛高峰,宋阿琳,孙万春,李兆君,范分良,梁永超. 2010

[9]硅对水稻生长、白叶枯病抗性及病程相关蛋白活性的影响. 薛高峰,孙万春,宋阿琳,李兆君,范分良,梁永超. 2010

[10]茄子枯萎病研究进展. 胡海娇,魏庆镇,王五宏,胡天华,毛伟海,朱琴妹,包崇来. 2018

[11]秋丰×白玉对血液型脓病的抗性试验. 何丽华,王永强,何克荣,周金钱. 2002

[12]浙江省水稻品种抗稻曲病自然诱发鉴定初步研究. 王连平,董明灶,郝中娜,陶荣祥. 2010

[13]迷你甘薯新品种试种初报. 王健儿,冷明珠,季志仙,沈小明,罗金顺. 2003

[14]玉米不同品种(品系)对粗缩病的抗性鉴定. 王桂跃,韩海亮,赵福成,王华第,孔晓民,叶建人. 2011

[15]若干粳稻品种(系)抗褐稻虱特征评价. 高春先,贝亚维,顾秀慧. 1992

[16]山区非洲菊切花品种引种栽培试验. 姚丽娟,蒋加勇,钱仁卷,刘洪见,朱建军. 2013

[17]杀菌剂抗性监测研究进展. 马琳,占绣萍,平新亮. 2010

[18]噬菌体及其内溶素的应用研究进展. 刘伟,王学琴,董世雷,朱立颖,王欣. 2010

[19]长豇豆资源的遗传距离估测和聚类分析. 张渭章,汪雁峰,林美琛. 1994

[20]国家长江中下游稻区品种区域试验籼稻稻瘟病抗性分析. 郝中娜,毛雪琴,柴荣耀,王艳丽,孙国昌.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