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家蚕病原菌LZ10-1的分离鉴定及对鳞翅目害虫的致病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周洪英 1 ; 孙波 2 ; 郝瑜 2 ; 胡兴明 2 ; 吴洪丽 3 ;

作者机构: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2.;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3.;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家蚕病原细菌;16SrDNA;生物防治;棉铃虫;粘虫;蚕桑资源开发

期刊名称: 生物资源

ISSN: 2096-3491

年卷期: 2018 年 02 期

页码: 130-134

摘要: 家蚕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昆虫,家蚕病原细菌造成的蚕病为蚕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本研究从自然感染病蚕组织中分离得到高致病力的家蚕病原细菌LZ10-1,结合16SrDNA分析和形态学观察结果,菌株LZ10-1为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对鳞翅目害虫棉铃虫和粘虫添食LZ10-1芽胞原液72h,供试昆虫的矫正死亡率分别为100%和95.7%,表明家蚕病原细菌具有防治农林害虫的潜力,作为杀虫资源具有开发利用的价值。发掘家蚕病原细菌的生防潜力,能提高蚕桑行业现有资源利用,是拓展行业发展新方向的有益探索。

  • 相关文献

[1]BtMP-342菌剂对棉龄虫和小菜蛾的防治效果. 杨自文,谢天健,钟连胜,王开梅,镇达,黄民松,刘学堂,邵旭东,赵如山,乔建中,李国增,苏平顺,刘海英,聂志英,李洪儒. 2000

[2]湖北棉区棉铃虫防治体系的研究进展. 樊孝贤,王瑞琪,黄明松,万鹏,石尚柏,罗汉钢. 2001

[3]长江中游棉区转CryⅠ A基因棉花对棉铃虫的抗性评价. 万鹏,吴孔明,吴金萍,樊孝贤,李明福. 2002

[4]5.5%喹·溴乳油对棉铃虫联合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 张仕福,杨和平,凌兰,谢本贵. 2000

[5]棉铃虫作供试虫的苏云金杆菌制剂毒力生物测定的研究. 钟连胜,谢天健,吴继星,黄炳高,尚秀萍,张汉珍. 1990

[6]棉铃虫防治指标研究. 樊孝贤,齐立,石尚柏,王瑞琪,黄民松,万鹏,罗汉钢,李冬梅,王玲. 2000

[7]在人工饲养棉铃虫中微孢子虫病的防治试验. 张志刚,钟连胜,王开梅,尚秀萍,周荣华. 2000

[8]棉铃虫种群的整齐度控制及其对生物测定的影响. 夏克祥,刘承浩. 1988

[9]苏云金杆菌79007发酵上清液对棉铃虫的毒力作用. 吴继星,陈在佴,李青. 1997

[10]棉铃虫作供试虫的Bt毒力生物测定感染饲料的研究. 钟连胜,谢天健,黄炳高,吴继星,尚秀萍,张汉珍. 1990

[11]10种中草药提取物对棉铃虫、绿盲蝽触杀活性研究. 丛胜波,万鹏,李文静,李栋,孙俊,尹海辰. 2023

[12]90.4%石蜡油EC防治棉花红蜘蛛和棉铃虫药效试验. 张舒,彭超美,孙光忠,郭茂胜,陈其志. 2008

[13]长江中游棉区转CryⅠA基因棉花对棉铃虫的抗性评价. 万鹏,吴孔明,吴金萍,樊孝贤,李明福. 2002

[14]8种药剂对棉铃虫室内毒力比较测定. 曹春霞,陈伟,钟连胜,周荣华,李芒,胡洪涛. 2002

[15]江汉平原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主害代发生规律与测报技术研究. 王瑞琪,黄民松,樊孝贤,石尚柏,齐立,万鹏,罗汉刚,李冬梅,王玲. 2001

[16]作物根际拮抗菌的筛选及其活性的研究. 王攀,杨自文,胡洪涛,王开梅,张凤. 2007

[17]NBF-926的生物测定及对大白菜根肿病的防效试验. 龙同,曹春霞,张光阳,黄大野,杨妮娜,胡洪涛,杨自文,杨再辉. 2016

[18]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 曹春霞,杨妮娜,程贤亮,黄大野,朱志刚,龙同,姚经武,刘翠君. 2016

[19]茶轮斑病防治研究进展. 黄大野,朱志刚,姚经武,张亚妮,刘晓艳,曹春霞,王开梅,饶犇,周荣华. 2018

[20]湖北水稻主要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 曹春霞,黄大野,胡洪涛,朱志刚,龙同,姚经武,张光阳.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