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子一代;性早熟;养殖性能;可食率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19 年 04 期
页码: 664-67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1龄性早熟是目前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为全面了解中华绒螯蟹1龄性早熟性状对其子代相关性状的影响,本研究构建了1龄性早熟自交家系(PI)和1龄性早熟与2龄正常成熟杂交家系(PHN),综合评估其养殖性能和可食率。结果表明:(1)在扣蟹养殖阶段, PI组F_1扣蟹平均体重始终大于PHN组; PI组F_1雌体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早熟率均高于PHN组,雄体则较低,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PI组F_1雌体成活率显著低于PHN组(P<0.05),雄体略低于PHN组;PHN组总产量较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扣蟹终体重呈正态分布, 3.00~8.99 g终体重扣蟹比例较高。(2)在成蟹养殖阶段,生长前期(3—5月)PI组平均体重低于PHN组,生长后期(7—9月)则以PI组为高;3—5月和7—9月PHN组F_1WGR和SGR均高于PI组,而5—7月则以PI组为高; PI组F_1生殖蜕壳和性腺发育略早于PHN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总体来看, PI组F_1成活率和产量均高于PHN组,但饵料系数显著低于PHN组(P<0.05); PHN组F_1体重<125.00 g和≥250.00 g的成蟹百分比较高,两组体重<125.00 g的成蟹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就总可食率(TEY)而言, PI组F_1TEY高于PHN组;就肥满度(CF)而言, PI组F_1雌体高于PHN组,雄体则较低,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 1龄早熟自交组F_1具有扣蟹平均体重大、早熟率略高,成蟹生殖蜕壳较早、成活率和产量高的特点;而1龄早熟与2龄正常成熟杂交组F_1则具有扣蟹成活率和产量高,成蟹生殖蜕壳略晚、饵料系数低的特点。
- 相关文献
[1]长江水系野生中华绒螯蟹F_1不同规格仔蟹在扣蟹阶段养殖性能比较. 王世会,王海宁,李清清,吴旭干,成永旭. 2019
[2]辽河和闽江水系中华绒螯蟹扣蟹在成蟹阶段的养殖性能比较. 王世会,周永昌,吴旭干,成永旭. 2019
[3]秋季不同时期上市中华绒螯蟹可食率和品质比较. 王世会,成永旭,石连玉,赵金山,叶露青. 2020
[4]凡纳滨对虾亲本和子一代群体的线粒体DNA遗传特征研究. 陈薇,马凌波,马春燕. 2016
[5]濒危中华鲟人工群体的繁殖生物学. 罗江,杜浩,危起伟,张辉,乔新美,熊伟,刘志刚,冷小茜,吴金平,沈丽,王成友,吴金明,张书环,周琼,刘源,王科兵. 2020
[6]栉孔扇贝与虾夷扇贝杂交及子一代的遗传性状. 杨爱国,王清印,刘志鸿,周丽青. 2004
[7]野生中国大鲵与人工繁殖子一代雄性形态及精液特性的比较. 刘鉴毅,谭永安,刘明国,黄荣佳. 2005
[8]高温胁迫对2种杂交石斑鱼存活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邵彦翔,陈超,张廷廷,李炎璐,张梦淇,李文升. 2017
[9]中国威海仿刺参群体与韩国浦项仿刺参群体杂交及子代生长性状的研究. 丛文虎,王芳,王玲玲,张守都,李锡勇,王波,柳学周,刘振华. 2018
[10]青虾幼虾发育时期性腺发育组织学研究. 金舒博,张颖,关海红,傅洪拓,蒋速飞,熊贻伟,乔慧,张文宜,龚永生,吴滟. 2016
[11]不同盐度时中华绒螯蟹雌性亲蟹血清渗透压、离子水平及鳃酶活性的变化. 冯广朋,庄平,卢俊. 2011
[12]中华绒螯蟹生物学及群体判别的研究进展. YANG Wen-bing,杨文斌,SU Yan-ping,苏彦平. 2010
[13]中华绒螯蟹塘水质的超度量聚类分析与典型相关分析. 周群兰,诸康平,谢骏,何义进,刘波. 2010
[14]中华绒螯蟹Myostatin基因在蜕皮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王伟,吴旭干,徐蕾,姚琴琴,成永旭. 2015
[15]三种常见经济虾蟹类眼柄微结构分析. 蒋瑞,刘必林,刘华雪,冯春雷,张健,倪震宇,吴旭干,张虎,舒畅,鲁玉渭. 2018
[16]CpG寡脱氧核苷酸触发中华绒螯蟹酚氧化酶原系统信号传导途径的研究. 李红霞,俞菊华,李义,徐跑. 2011
[17]CpG ODN-1670体外处理对中华绒螯蟹血细胞酚氧化酶及其酶原的影响. 李红霞,俞菊华,李义,徐跑. 2010
[18]长江下游中华绒螯蟹成蟹资源现状(2007~2011年). 徐东坡,刘凯,段金荣,景丽,方弟安,施炜纲. 2015
[19]中华绒螯蟹幼蟹对饲料中磷的需要量. 陈宇腾,杨霞,叶金云,傅杰,上官文静,张洁,胡佳莹. 2014
[20]中华绒鳌蟹营养成分差异性研究进展. 王潇,韩刚,马兵,宋金龙,穆迎春,孟娣.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WSSV-VAP1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作者:刘庆慧;黄倢;;韩文君;王清印
关键词:WSSVVAP1;基因;克隆;序列分析;中国明对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