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氮肥水平下生物炭对高粱苗期生长及有关生理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浩 1 ; 焦晓燕 2 ; 王劲松 2 ; 丁玉川 2 ; 武爱莲 2 ; 董二伟 2 ; 王立革 2 ;

作者机构: 1.山西大学

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生物炭;氮肥;高粱;生理特性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14 年 29 卷 06 期

页码: 195-20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生物炭用量(0,1%,5%,10%(w/w)和不同氮肥水平(0,400,800 kg/hm2)及其交互效应对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苗期生长及有关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EC值低的土壤植株生长状况整体要优于EC值高的土壤;1%生物炭对作物生长略优于0处理,而5%和10%生物炭对高粱苗期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不施氮肥与施400 kg/hm2氮肥间无显著差异,800 kg/hm2氮肥水平对植株生长产生抑制效应;生物炭用量、施氮量及其交互效应对2种土壤植株干质量均有显著影响;叶绿素的表现与其生长状况表现基本一致;还原糖含量受生物炭和氮肥影响表现不一;硝酸盐含量与氮肥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与生物炭用量呈负相关。研究表明,低量生物炭(1%)有利于高粱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高量生物炭(5%和10%)和高氮水平(800 kg/hm2)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高粱幼苗的生长;植株硝酸盐含量随生物炭施用量增加而相应减少,随氮肥水平提高而相应增加。

  • 相关文献

[1]高粱种质资源不同贮藏年份的生活力及生理特性研究. 乔燕祥,周建萍,温琪汾,赵卫红. 2012

[2]生物炭及施肥对土壤环境和高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王宁,焦晓燕,武爱莲,王劲松,董二伟,郭珺,丁玉川,王立革. 2016

[3]生物炭对土壤水分特征及水胁迫条件下高粱生长的影响. 王浩,焦晓燕,王劲松,武爱莲,丁玉川,董二伟,王立革. 2015

[4]秸秆生物炭对黄土区农田土壤养分和玉米生长的影响. 卢晋晶,郜春花,李建华,靳东升,卢朝东,董云中. 2017

[5]氮肥和密度对高粱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张瑞栋,曹雄,岳忠孝,梁晓红,刘静,黄敏佳. 2018

[6]晋杂18号高粱杂交制种技术. 杨伟,王呈祥,白志良,刘勇. 2005

[7]高粱雄性不育遗传机制研究进展. 赵威军. 2004

[8]体细胞克隆变异在高粱改良中的应用. 王良群. 2004

[9]高粱杂种优势利用及存在问题与展望. 柳青山. 2004

[10]高粱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进展与展望. 程庆军. 2004

[11]优质饲料高粱的饲喂效果及市场潜力. 李团银. 2004

[12]高粱无融合生殖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平俊爱. 2004

[13]新型A3细胞质雄性不育系SX-1A的创制与饲草高粱晋草1号的选育. 张福耀. 2004

[14]山西省酿造专用高粱品种的开发应用. 吕慧卿. 2004

[15]高粱杂交种晋杂18号的特点及配套栽培技术. 杨伟. 2004

[16]国内外优异高粱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 张桂香. 2004

[17]高粱重要农艺性状的分子标记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梁小红. 2004

[18]高粱穗部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张桂香. 2004

[19]青霉菌与生物炭复合修复土壤砷污染的研究. 段靖禹,李华,马学文,梁文婷,李建华,郜雅静. 2019

[20]生物炭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吕贝贝,张贵云,张丽萍,刘珍,范巧兰,姚众.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