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播种密度对不同季节半夏生长、品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周武先 1 ; 李梦歌 2 ; 谭旭辉 1 ; 汪友元 2 ; 王华 1 ; 蒋小刚 1 ; 段媛媛 1 ; 张美德 1 ;

作者机构: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

2.天门市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半夏;播种密度;产量;品质;土壤酶活性

期刊名称: 作物杂志

ISSN: 1001-7283

年卷期: 2022 年 004 期

页码: 205-2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设置不同的半夏播种密度(2250、3000、3750、4500、5250和6000kg/hm2)处理,在不同季节观察其对半夏产量、品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半夏的高效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无论春季还是秋季,半夏的株高、叶长、叶宽和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总体呈下降趋势;产量呈先上升后趋于平缓的趋势,产量增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播种密度为3750kg/hm2时达到最大.除了春季半夏的生物碱和黄酮含量外,其他时期生物碱、黄酮和蛋白质含量均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总体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而可溶性糖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总体来看,除了秋季的土壤碱性磷酸酶和春季的土壤脲酶活性外,土壤碱性磷酸酶、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综上表明,不同季节播种密度对半夏的产量、品质和土壤酶活性均存在显著影响.在保障半夏品质的情况下,采用3750~4500kg/hm2的播种密度结合秋季采收可使半夏产量增量达到较佳水平.

  • 相关文献

[1]种植绿肥与稻秸协同还田对单季稻田土壤有机碳库和酶活性的影响. 刘威,耿明建,秦自果,张智,鲁君明,鲁剑巍,曹卫东. 2020

[2]半夏对3种常见农作物的化感作用及其生理机制研究. 周武先,罗孝荣,段媛媛,艾伦强,何银生,刘海华,黄大野,张美德. 2019

[3]半夏菌核病病原菌鉴定、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药剂筛选. 伍晓露,王帆帆,唐涛,段媛媛,郭晓亮,游景茂. 2023

[4]半夏种苗质量检验方法研究. 艾伦强,李婷婷,由金文,张美德,刘海华,何银生,廖朝林. 2012

[5]不同pH对半夏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蒋小刚,吴海棠,张雅娟,龚丝雨,张美德,周武先. 2021

[6]半夏不同栽培品的成分比较. 杨红兵,石磊,林先明,姚永秀,杨华,郭杰,刘海华. 2011

[7]来凤半夏规范化种植发展研究. 郭杰,刘政华,谢玲玲,张军,林先明. 2010

[8]半夏新品种鄂半夏2号的选育. 林先明,张军,谢玲玲,郭杰,刘海华,刘政华,唐春梓,甘国菊. 2010

[9]竹节参种苗密度试验. 廖朝林,张国华,刘海华,唐春梓,由金文,郭杰. 2008

[10]稻麦轮作不同施磷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管冠,涂书新,杨俊诚,张建锋,杨利. 2009

[11]不同施氮量对柑桔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郭红艳,庄光泉,杨利,袁迎春,周林. 2015

[12]中微量元素肥料配合施用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胡时友,刘凯,马朝红,郭智慧,张晓明. 2016

[13]茶叶特效营养液田间试验效果分析. 姚经武. 2018

[14]不同肥料处理对青花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肖颖,周洁,吴金平,矫振彪,郭凤领. 2019

[15]花前穗尖整形长度对'阳光玫瑰'葡萄的影响. 龚林忠,刘勇,王富荣,艾小艳,王会良,何华平,梁圣敏. 2021

[16]三种肥料运筹模式对湖北西部坡耕地机条播小麦生产的影响. 佟汉文,朱展望,刘易科,陈泠,邹娟,张宇庆,杨勇,高春保. 2021

[17]喷施矮壮素对蒌蒿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特征的影响. 郑丹,王晓燕,彭西甜,周有祥,张隽娴,夏虹,夏珍珍. 2021

[18]测土配方施肥对高山加工型小香葱生长发育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郭凤领,吴金平,周洁,符家平,周强,夏文娟,赵书军. 2019

[19]化肥减施对春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红娟,王友平,毛迎新,黄丹娟,陈勋,谭荣荣. 2020

[20]有机肥替代氮化肥对叶菜产量品质和土壤氮淋失的影响. 徐大兵,赵书军,袁家富,彭成林,周剑雄,夏贤格,佀国涵.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