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黑龙江秋大麻哈鱼耳石形态发育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伟 1 ; 战培荣 1 ; 赵春刚 1 ; 唐富江 1 ; 蒋树义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秋大麻哈鱼;耳石;形态发育;个体发育

期刊名称: 水生生物学报

ISSN: 1000-3207

年卷期: 2010 年 34 卷 06 期

页码: 1069-107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进入中国黑龙江的秋大麻哈鱼生殖群体进行人工繁育,观察不同发育阶段和回归成体的耳石形态及其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秋大麻哈鱼胚胎、胚后仔稚鱼、幼鱼和二龄鱼的矢耳石随个体生长发育,其大小在不断增长,轮廓和表面形态结构也在发生演变,逐渐趋似于回归成体的耳石形态。秋大麻哈鱼回归生殖群体的不同年龄和雌雄个体间矢耳石、微耳石形态基本一致。矢耳石形似梨形,大小约为3 mm×5 mm×1 mm,重量约为9 mg,光镜下可见耳石日轮和年轮结构。日轮形成在胚胎发眼后约5日,采用人工标记方法证实了生长轮的日周期特性。二龄鱼耳石已出现边缘生长区,形成年轮。矢耳石增长与鱼体叉长生长显著相关(SL=21.574 OL-7.005,R2=0.9926)。

  • 相关文献

[1]拟穴青蟹仔蟹个体发育中的形态变异分析. 亓磊,蒋科技,马凌波,乔振国. 2012

[2]鳜淋巴器官的个体发育. 马红,常藕琴,石存斌,潘厚军,吴淑勤,李湘林. 2007

[3]美洲鲥仔、稚、幼鱼的形态发育与生长特征. 张呈祥,徐钢春,徐跑,郑金良,顾若波. 2010

[4]条石鲷早期仔鱼的形态发育观察. 区又君,李加儿,谢菁,何永亮. 2016

[5]拉萨裂腹鱼的胚胎及仔稚鱼发育特征. 徐滨,朱祥云,魏开金,徐进,马宝珊,王宁. 2020

[6]棕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代胚胎及仔稚幼鱼发育的跟踪观察. 陈超,孔祥迪,李炎璐,宋振鑫,贾瑞锦. 2014

[7]七带石斑鱼仔稚鱼的形态发育和生长特征. 区又君,廖光勇,李加儿,苏慧,陈超. 2013

[8]黄鲷胚胎及卵黄囊仔鱼的形态发育. 夏连军,施兆鸿,王建钢,陆建学,赵荣兴,谢立峰. 2005

[9]青龙斑仔、稚、幼鱼形态发育及饵料转变的观察. 李涛,吕国敏,黄小林,蔡云川,刘付永忠,马志洲,黄忠. 2013

[10]鱼类肌间刺的研究进展. 马良骁,董在杰,苏胜彦,张建桥,刘伟,李灵玲,袁新华. 2012

[11]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子一代形态发育的研究. 张梦淇,陈超,李炎璐,孔祥迪,于欢欢,刘莉,张廷廷. 2014

[12]西南大西洋拉氏南美南极鱼耳石形态的多样性. 张凤侠,刘岩,张秀梅. 2014

[13]茜素络合物浸泡标记秦岭细鳞鲑发眼卵及仔鱼耳石. 靳建波,危起伟,孙庆亮,李罗新,甘芳. 2011

[14]大麻哈鱼胚胎耳石的茜素红标记及其效果评价. 王臣,刘伟,王继隆,战培荣. 2014

[15]基于耳石微结构的南海鸢乌贼日龄和生长研究. 刘玉,王雪辉,杜飞雁,刘必林,张鹏,刘梦娜,邱永松. 2019

[16]南海鸢乌贼耳石微量元素差异性分析. 刘玉,王雪辉,杜飞雁,刘必林,张鹏,刘梦娜,邱永松. 2019

[17]南海北部陆坡海域粗鳞灯笼鱼耳石形态特征. 王岩,陈作志,张俊,张国胜,汤勇,徐姗楠,江艳娥. 2017

[18]信江发现溯河洄游型刀鲚的实证研究. 卢明杰,姜涛,刘洪波,陈婷婷,杨健. 2015

[19]鲤(Cyprinus carpio)仔鱼耳石锶(Sr)标记及其时滞特征的研究. 邱晨,姜涛,陈修报,刘洪波,杨健. 2019

[20]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凤鲚生境履历重建. 杨琴,赵峰,宋超,张涛,庄平,姜涛,杨健.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