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小麦乙烯合成通路关键基因TaACS2在抗赤霉病中的功能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柯裴蓓 1 ; 刘玉 1 ; 张婷 1 ; 孙宇欣 1 ; 何立强 1 ; 肖进 1 ; 王秀娥 1 ;

作者机构: 1.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研究所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赤霉病;乙烯通路;Ta ACS2基因;基因沉默

期刊名称: 上海农业学报

ISSN: 1000-3924

年卷期: 2019 年 35 卷 02 期

页码: 31-36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利用转录组学分析手段解析乙烯通路参与小麦抗赤霉病的调控网络,筛选到一个乙烯合成通路上的关键基因——氨基环丙烷羧酸合成酶基因Ta ACS2,利用病毒诱导基因沉默(VIGS)技术在抗赤霉病小麦品种‘望水白’和‘苏麦3号’中沉默Ta ACS2基因,初步研究其在小麦抗赤霉病中的作用。结果表明:Ta ACS2基因在抗病品种‘苏麦3号’中受赤霉菌诱导上调表达,但在感病品种‘Alondra’s’中不受诱导,甚至下调表达。沉默Ta ACS2基因的植株接种赤霉菌后,与对照相比,‘苏麦3号’平均病小穗率从7. 2%上升到13. 3%,病穗轴率从4. 6%上升到19. 0%;‘望水白’平均病小穗率从10. 8%上升到28. 4%,病穗轴率从0上升到53. 6%,两品种病小穗率和病穗轴率均显著提高,表明沉默Ta ACS2基因后,小麦赤霉病抗性显著下降,提示Ta ACS2基因正向参与调节小麦对赤霉病的抗病反应。

  • 相关文献

[1]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病相关基因ClNLR的功能分析. 李楠,杨玛丽,陈天子,张保龙,赵统敏,杨郁文,刘廷利,余文贵. 2014

[2]利用基因沉默技术创造抗稻瘟病水稻资源(英文). 方先文,张云辉,张所兵,林静,汪迎节. 2014

[3]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6编码一个沉默抑制子. 卢嫣红,张金凤,熊如意,徐秋芳,周益军. 2011

[4]CRISPR/dCas9-KRAB系统沉默猪LncRNA-NEAT1基因. 赵为民,戴超辉,陈哲,涂枫,李辉,付言峰,李碧侠,任守文,程金花. 2023

[5]喷雾诱导沉默CYP51和Sdh基因对禾谷丝核菌生长和致病性的影响. 成永杰,张浩天,孙海燕,曹淑琳,马东方,陈怀谷,李伟. 2023

[6]利用基因沉默技术创造抗稻瘟病水稻资源. 方先文,张云辉,张所兵,林静,汪迎节. 2013

[7]转基因RNAi技术在番茄研究中的应用. 杨玛丽,赵统敏,余文贵,张保龙,陈天子,赵丽萍,王银磊. 2015

[8]一步法快速构建长片段RNAi发夹的载体. 刘廷利,郭冬姝,姚瑶,张保龙. 2021

[9]辣椒病毒诱导基因沉默接种方法的优化. 李然然,王述彬,潘宝贵,刁卫平,郭广君,刘金兵,戈伟. 2017

[10]表观遗传与癌症. 薛春阳,于建宁,刘红林,陈杰. 2009

[11]RNA干涉的机制及其在植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肖松华,吴巧娟,刘剑光,狄佳春,许乃银,陈旭升. (Mis

[12]小麦赤霉病抗性分子标记研究. 张旭,任丽娟,周淼平,高力,沈晓蓉,向阳海,马鸿翔,陆维忠. 2005

[13]中国小麦抗赤霉病育种的成就、问题与对策. 陆维忠,姚金保. 2001

[14]8种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比较. SONG Yi-Ming,宋益民,MA Ya-Fang,马亚芳,CHEN Hui. 2012

[15]多菌灵和三唑酮混配对小麦病害的协同杀菌作用. 陆长婴,季明东,李沛元,徐润成,陈茂林. 2000

[16]小麦赤霉病抗性鉴定和新抗源筛选. 黄昌,牟建梅,刘敬阳,李斌麒,陈凤生,孟静. 2000

[17]分子标记技术在连云港小麦赤霉病育种应用展望. 王莉娟,樊宁声,张广旭. 2017

[18]江苏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研究. 姚克兵,庄义庆,尹升,杨红福,束兆林,刘福海. 2018

[19]美国大麦种质资源对赤霉病的抗性鉴定. 栾海业,陈健,沈会权,陶红,乔海龙,臧慧,陈和. 2013

[20]30%多·酮可湿性粉剂防治小麦赤霉病及白粉病田间试验. 姬勇,陈太虎,付佑胜.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