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恒恒 1 ; 孟宪红 2 ; 孔杰 2 ; 罗坤 2 ; 栾生 2 ; 曹宝祥 2 ; 曹家旺 2 ; 张莹雪 3 ;
作者机构: 1.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2.;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3.;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关键词: 中国对虾;聚β-羟基丁酸酯;死亡率;增重率;产卵量;变态发育
期刊名称: 渔业科学进展
ISSN: 2095-9869
年卷期: 2017 年 04 期
页码: 61-6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单因子浓度梯度法,在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的生长和产卵阶段,对健康的中国对虾亲虾投喂添加不同含量聚β-羟基丁酸酯(PHB)(0、0.5%、1.0%、2.0%、3.0%、5.0%)的饵料,以期探究不同含量PHB对中国对虾亲虾的繁殖性能和幼体发育的影响。实验周期为192 d,统计亲虾的死亡率、相对免疫保护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性腺发育周期、产卵量、无节幼体的数量、孵化率及变态发育周期。结果显示,PHB对中国对虾亲虾的繁殖性能和幼体发育均有一定影响。随着PHB浓度的升高,死亡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而相对免疫保护率则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其中,2.0%浓度组的死亡率最低,2.0%与1.0%浓度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其他浓度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亲虾实验组平均体重高于对照组,2.0%浓度组、5.0%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性腺发育周期方面,对照组与实验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产卵量和无节幼体数量的平均值高于对照组,其中,2.0%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但与其他实验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与各实验组在幼体的变态发育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PHB添加剂对中国对虾亲虾的繁殖性能和幼体发育具有促进作用,2.0%为最适浓度。
- 相关文献
[1]5种中草药对哲罗鲑生长率、死亡率以及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 宿斌,刘红柏. 2013
[2]水温对施氏鲟、小体鲟和西伯利亚鲟幼鱼生长的影响. 麦丽开,刘晓勇,潘鹏,孙大江. 2014
[3]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对哲罗鱼生长、存活及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 宿斌,刘红柏. 2013
[4]沙蚕快速培育半滑舌鳎雌性亲鱼方法的研究. 李仰真,刘洋,范彩霞,王天姿,陈常成,李仲明,李庆华,陈松林. 2013
[5]聚β-羟基丁酸酯对凡纳滨对虾抗WSSV能力及免疫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邓康裕,孔杰,孟宪红,罗坤,栾生,曹宝祥,刘宁. 2015
[6]聚β-羟基丁酸酯对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非特异性免疫相关酶的影响. 张恒恒,孟宪红,孔杰,罗坤,栾生,曹宝祥,曹家旺,张莹雪. 2017
[7]聚β-羟基丁酸酯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非特异性免疫力及氨氮胁迫后免疫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邓康裕,孟宪红,孔杰,张恒恒,史晓丽,曹家旺,罗坤,栾生,曹宝祥. 2015
[8]聚β-羟基丁酸酯对中国明对虾抗WSSV能力的影响. 邓康裕,孔杰,孟宪红,罗坤,曹宝祥,刘宁,栾生,史晓丽,李旭鹏. 2014
[9]血浆种类和温度对褶纹冠蚌钩介幼虫非寄生变态发育及早期稚蚌生长的影响. 马学艳,闻海波,金武,华丹,徐跑,顾若波. 2019
[10]蓝身大斑石斑鱼冷冻精子(♂)与棕点石斑鱼(♀)杂交后代发育及生长特征分析. 田永胜,唐江,马文辉,成美玲,李振通,吴玉萍,张晶晶,王林娜,庞尊方,王晓梅,翟介明. 2019
[11]鞍带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F1代变态发育和生长特征分析. 成美玲,田永胜,吴玉萍,李振通,张晶晶,王林娜,马文辉,庞尊方,刘成磊,孙芳芳,翟介明. 2019
[12]鞍带石斑鱼(♀)×云纹石斑鱼(♂)杂交后代早期发育及正反交后代生长特性. 李子奇,成美玲,吴玉萍,张晶晶,李振通,马文辉,庞尊方,翟介明,田永胜. 2020
[13]不同饵料对拟穴青蟹大眼幼体变态发育的影响. 乔光德,马春艳,张凤英,王伟,赵明,谌微,傅愔,刘志强,马凌波. 2024
[14]合浦珠母贝章鱼胺受体(OAR)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王德清,李海梅,黄桂菊,张博,范嗣刚. 2017
[15]三角帆蚌钩介幼虫体外培养及变态稚贝的形态变化. 闻海波,顾若波,华丹,邱丽华,徐钢春,徐跑. 2011
[16]驼背鲈(♀)×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发育及生长比较. 李振通,田永胜,成美玲,吴玉萍,张晶晶,李子奇,王林娜,马文辉,庞尊方,孙礼娟,翟介明. 2020
[17]聚β-羟基丁酸酯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免疫和消化指标的影响. 张月,段亚飞,董宏标,张家松. 2018
[18]半滑舌鳎早期发育过程中骨骼发育及骨骼畸形. 柳淑芳,马慧,马骞,庄志猛. 2012
[19]几种添加剂对红鳍东方Tun的促生长效果与RAN/DNA关系. 梁萌青,王成刚. 2001
[20]对虾池塘网箱养殖罗非鱼期间水体悬浮颗粒物的动态及对罗非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粟丽,朱长波,张汉华,李卓佳,余招龙.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凡纳滨对虾生长表型测定系统研发及应用
作者:张士薇;代平;高广春;孟宪红;罗坤;隋娟;谭建;傅强;曹家旺;陈宝龙;李旭鹏;强光峰;邢群;戚云辉;孔杰;栾生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生长表型;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测定系统
-
零鱼粉饲料与高鱼粉饲料饲喂下凡纳对虾饲料利用效率相关性状的遗传评估
作者:朱相燕;孟宪红;代平;孔杰;栾生;曹家旺;谭建;邢群
关键词:凡纳对虾;饲料效率比;遗传力;遗传相关;基因型与饲料互作
-
凡纳对虾高低繁殖力群体卵巢组织学观察及相关候选基因的表达分析
作者:张建春;孔杰;曹家旺;谭建;代平;孟宪红;罗坤;傅强;陈宝龙;刘东亚;邢群;隋娟;栾生
关键词:凡纳对虾;繁殖;卵巢;组织学;基因;表达模式
-
凡纳滨对虾在低氧环境下存活性状的遗传参数评估
作者:段毓佳;谭建;栾生;罗坤;王宏杰;隋娟;孟宪红;孔杰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低溶解氧;遗传力;组织损伤;选育
-
凡纳滨对虾易位子相关蛋白α亚基(TRAPα)基因解析及其与WSSV抗性的关联
作者:王晶晶;李旭鹏;薛倩;曹宝祥;栾生;罗坤;隋娟;代平;曹家旺;谭建;陈宝龙;傅强;孔杰;高焕;孟宪红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TRAP;表达水平;SNP;DNA甲基化
-
利用"黄海芯1号"55K SNP芯片评估凡纳滨对虾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与基因组近交水平
作者:刘丹阳;孔杰;王平;陈荣坚;傅强;罗坤;陈宝龙;隋娟;孟宪红;代平;谭建;曹家旺;李旭鹏;康子仪;刘绵宇;强光峰;迟长凤;栾生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黄海芯1号;遗传多样性;连续性纯合片段;基因组近交系数
-
凡纳对虾核心育种群生长和抗WSSV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
作者:和怡婧;李旭鹏;栾生;孔杰;曹宝祥;罗坤;谭建;曹家旺;陈宝龙;代平;邢群;刘绵宇;强光峰;刘杨;隋娟;孟宪红
关键词:凡纳对虾;遗传参数;生长;存活;WSS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