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石斑鱼属鱼类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特征及系统发育信息评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黄小林 1 ; 吕国敏 1 ; 刘付永忠 2 ; 李涛 1 ; 蔡云川 2 ; 马志洲 2 ; 黄忠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2.广东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关键词: 石斑鱼属;线粒体基因组;系统发育信息;分子标记

期刊名称: 生物学杂志

ISSN: 2095-1736

年卷期: 2013 年 30 卷 03 期

页码: 9-13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比较分析了已登录到GenBank中的6条石斑鱼和1条豹纹鳃棘鲈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初步揭示了石斑鱼属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蛋白质编码基因、差异位点、选择压力及系统发育等信息。结果表明:1)与大多数脊椎动物一样,石斑鱼属鱼类线粒体基因组均编码37个基因,基因排列顺序与其它硬骨鱼类一致,其中,基因差异位点比例最大为ND6(33.9%),16SrRNA的差异位点比例最小(13.5%);2)6条石斑鱼线粒体基因组中,所有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的Tajima’s D检测均为不显著的负值,且Ka/Ks均远小于1,都显示出较强的净化选择作用;3)结合分子系统树的置信度和与序列的信息量,对石斑鱼线粒体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在属内种间的系统进化分析能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Cytb和ND2基因是理想的分子标记。

  • 相关文献

[1]20种石斑鱼属鱼类的核型似近系数聚类分析. 吕国敏,黄小林,李涛,刘付永忠,蔡云川,马志洲,黄忠. 2014

[2]瓦氏黄颡鱼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系统进化. 李林,梁宏伟,李忠,罗相忠,呼光富,张志伟,朱媛媛,邹桂伟. 2011

[3]一种乌鳢与斑鳢线粒体PCR-RFLP鉴定方法. 董传举,张松皓,陈坤慈,宋迎楠,徐鹏. 2014

[4]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线粒体基因组结构与特征. 柳淑芳,吴仁协,朱玲,庄志猛. 2010

[5]7种金鱼线粒体基因组比较. 赵莹莹,郑先虎,匡友谊,马立鸣,何川,朱晓琛,董婧,魏华,孙效文. 2018

[6]高体(鱼师)(Seriola dumerili)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定及结构特征分析. 王开杰,徐永江,崔爱君,柳学周,姜燕,王滨. 2022

[7]艾氏蛇鳗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结构分析和系统发育关系探讨. 宁子君,刘玉萍,张书飞,高天翔,杨天燕. 2022

[8]基于mtDNA全序列的南方大口鲇进化分析. 梁宏伟,李林,李忠,邹桂伟,刘小林. 2011

[9]拟腹吸鳅属鱼类线粒体基因组特征与系统发育分析. 宋小晶,凌建忠. 2024

[10]黄条鰤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序及结构特征分析. 史宝,柳学周,刘永山,张言祥,高全义,徐永江,王滨,姜燕,宋雪松. 2019

[11]南方鲇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与骨鳔鱼类分化时间的估算. 周传江,王绪祯,汪登强,何舜平. 2011

[12]基于美洲和中国大鲵转录组序列的线粒体基因组组装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陈军,苏胜彦,张希昭,纪垠竹,王辉微,朱丽雅,张晏江,薛浩鑫,孙阿君,华风雷. 2017

[13]尼罗罗非鱼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测定与系统进化分析. 杨丽萍,卢迈新,叶星,朱华平,高风英,莫媛媛,黄樟翰. 2010

[14]日本沼虾SRAP反应体系正交设计及优化. 姚建华,傅洪拓,龚永生,吴滟,何新龙,李慧萍,乔慧. 2008

[15]鱼类经济性状遗传解析及分子育种应用研究. 童金苟,孙效文. 2014

[16]白斑红点鲑Salvelinus leucomaenis和美洲红点鲑Salvelinus fontinalis的分子鉴定. 郭媛,户国,赵文阁,王炳谦. 2015

[17]篮子鱼属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系统发育信息分析. 黄小林,杨育凯,林黑着,李涛,虞为,黄忠. 2018

[18]基于形态和分子标记的三种鲭科鱼类鉴别新方法. 黄昊,程起群,郑将臣. 2011

[19]基于AFLP标记研究长江靖江段日本鳗鲡群体遗传多样性. 杨彦平,徐东坡,方弟安,刘凯. 2018

[20]两种尼罗罗非鱼GHR、IGF-Ⅰ基因启动子区及编码区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陈炳霖,肖炜,邹芝英,祝璟琳,李大宇,喻杰,杨弘.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