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符福鸿 1 ; 王丰 1 ; 黄文剑 1 ; 彭惠普 1 ; 伍应运 1 ; 黄德娟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三系杂交稻;谷粒性状;NCⅡ交配设计;遗传与相关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1994 年 20 卷 01 期
页码: 39-4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文用3个不育系与10个恢复系为供试材料,组成3×10NCⅡ交配设计,对三系杂交稻谷粒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其结果,谷粒长、宽、长/宽和千粒重等四个性状均为加性基因效应起主导作用;谷粒的长/宽主要受母本(不育系)的影响.父本(恢复系)影响极小,来达显著水平;粒长、宽和千粒重三性状同时受父母本的影响,而且其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粒长、宽和千粒重都有很高的广义遗传力,其狭义遗传力也较高,分别为78.70%,89.53%和86.46%.相关分析结果,粒长与长/宽,千粒重与粒宽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长/宽与粒宽和千粒重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粒长与粒宽和千粒重之间相关不显著.通径分析表明,粒长、宽和千粒重对长/宽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4881、—0.7477和—0.0793;千粒重通过粒长、宽两性状的间接通径系数达0.1266和—0.5630.文中提出了培育粒形较好(长:宽比值大于3)的高产强优杂交稻的途径.
- 相关文献
[1]2个三系杂交稻保持系航天诱变效应的研究. 刘永柱,许立超,郭涛,王慧,张建国,陈志强. 2013
[2]高产优质三系杂交稻新品种广泰优1002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钟日生,梁铁军,柳武革,冯大良,吴建发,袁沛森. 2021
[3]高产优质三系杂交稻天优199的选育与利用. 李曙光,梁世胡,顾海永,吴玉坤,陈国荣,张其文,陈志远,李传国. 2011
[4]广东省三系杂交稻新组合米质分析. 朱满山,符福鸿,黄慧君,李传国,梁世胡,黄德娟,王丰. 2004
[5]三系杂交稻质核及质核互作遗传效应的估计法. 王丰. 1990
[6]水稻近等不育系的涵义、选育及应用前景. 李宏,周少川,周德贵,黄道强,赖穗春,王志东,王重荣. 2013
[7]籼型三系杂交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分析. 朱满山,符福鸿,黄慧君,李传国,梁世胡,王丰.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聚两优53的选育
作者:张建林;廖学群;王丰;张泽佳;彭国巍;柳武革;王新;黄广平;谢沛丽;许岱;姚润沐
关键词:杂交水稻;聚两优53;品种选育
-
弱感光型优质高产杂交稻新组合广泰优6355的选育
作者:吴海;柳武革;李越;王丰;高顺利;李金华;王水俊;窦梓源;李镭;张志荣
关键词:弱感光型;杂交稻;广泰优6355;选育;制种技术
-
华南双季稻区不同季别种植籼稻品种整精米率差异及高整精米率材料筛选
作者:陈洛;李学忠;谢国威;杨梯丰;杨武;赵均良;王丰;周玲艳;董景芳
关键词:籼稻;整精米率;早季;晚季;华南稻区
-
华南晚杂交稻叶片SPAD值及其一般配合力和遗传效应的动态变化
作者:廖亦龙;柳武革;王丰;刘迪林;孔乐;李金华;霍兴;付崇允;朱满山;曾学勤
关键词:杂交稻;SPAD值;一般配合力;遗传效应;动态变化
-
粤稻百年主要水稻科技创新成就概述
作者:王丰
关键词:广东;水稻;稻种资源;水稻矮化育种;优质稻育种;杂交稻育种;栽培技术;科技创新
-
水稻不育系泰丰A创制及其优良品质性状遗传基础研究
作者:王丰;刘迪林;朱满山;廖亦龙;李金华;付崇允;曾学勤;马晓智;霍兴;孔乐;柳武革
关键词:杂交稻;不育系;保持系;泰丰A/B;稻米品质;遗传基础
-
华南晚籼杂交稻叶片SPAD值及其一般配合力和遗传效应的动态变化
作者:廖亦龙;柳武革;王丰;刘迪林;孔乐;李金华;霍兴;付崇允;朱满山;曾学勤
关键词:杂交稻;SPAD值;一般配合力;遗传效应;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