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孙善文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
关键词: 玉米;采种方式;生活力;遗传力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08 年 02 期
页码: 44-46
摘要: 按照不同的采种方式采种,比较苗势、花药、花丝颜色、粒色、籽粒类型、穗轴颜色等农艺性状,并对其进行测交鉴定,对测交种产量差异进行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各采种方式保持了原有自交系的典型农艺性状,与原始种基本保持一致。各处理的特殊配合力无显著变异,保持了原自交系的特殊配合力。
- 相关文献
[1]玉米抗旱性鉴定综合评价及遗传性研究进展. 张树权,魏湜. 2007
[2]玉米自交系株型和产量性状的关系及其利用研究. 王雅萍. 2004
[3]不同温度条件下沙棘雄株花粉储存时间研究. 唐克. 2019
[4]紫花苜蓿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研究. 陈晶,张月学,唐凤兰,刘凤歧,韩微波,刘杰淋,陈积山,尚晨,张海玲. 2010
[5]影响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卵孢子生活力和萌发的因素. 文景芝,杨明秀,郝中娜,刘春来. 2007
[6]黑龙江省地方种质资源的配合力分析. 祁永红. 2009
[7]不同熟期和结荚习性大豆品种的固氮活性差异及其遗传变异. 窦新田,李新民,陈怡. 1992
[8]十份玉米自交系应用分析. 白艳凤. 2004
[9]玉米果穗数量性状选择效果的遗传分析. 任海祥,赵颖. 1990
[10]春小麦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 邵立刚,刘宁涛. 2011
[11]大豆农艺性状及抗病毒性的双列杂交分析. 陈怡,栾晓燕,谷秀芝,黄承运,王彬如. 1989
[12]大白菜硝酸盐含量的配合力分析. 杨树秀,史庆馨,张耀伟. 2009
[13]杂草稻耐冷性状遗传规律研究. 赵凤民. 2010
[14]大豆转化系数的研究——Ⅱ.大豆杂交后代表观收获指数和粒茎比的遗传研究. 张桂茹,杜维广,栾晓燕,谷秀芝,满为群,陈怡,王彬如,黄承运. 1992
[15]亚麻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研究. 王玉富,颜忠峰,路颖,乔广君,王殿奎,吴广文,范娟,刘恩贵,王彦华. 1991
[16]9份玉米自交系产量及籽粒品质性状配合力的遗传分析. 李波,陈喜昌,张宇,张立国,张文. 2015
[17]从黑龙江省农家种选育的8个玉米自交系应用潜力分析. 祁永红. 2007
[18]九份玉米自交系产量及穗部性状配合力的遗传分析. 李波,陈喜昌,张宇,张立国. 2015
[19]普通菜豆种质资源不同环境下表型差异及生态适应性评价. 王兰芬,武晶,王昭礼,陈吉宝,余莉,王强,王述民. 2018
[20]大豆有性杂交F_2代产量性状的遗传力分析与遗传相关研究. 周长军.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早熟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嫩单47的选育
作者:周超;王俊强;韩业辉;徐婷;马宝新;刘海燕;孙善文;于运凯
关键词:玉米;嫩单47;选育;特征特性;早熟;高产
-
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嫩单3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作者:周超;王俊强;韩业辉;马宝新;刘海燕;孙善文;许健;于运凯;徐婷
关键词:嫩单31号;玉米;杂交种;选育;栽培技术
-
矮秆耐密宜机收玉米新品种嫩单3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韩业辉;马宝新;刘海燕;孙善文;王俊强;于运凯;许健;周超;徐婷;丁昕颖
关键词:嫩单39;玉米;杂交种;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
半干旱区秸秆覆盖免耕对土壤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作者:孙善文
关键词:秸秆覆盖;免耕;土壤性状;经济效益
-
不同种衣剂处理对玉米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徐婷;王俊强;马宝新;韩业辉;周超;孙善文;曲忠诚;丁昕颖
关键词:种衣剂;玉米幼苗;抗氧化酶
-
抗病宜机收玉米新品种嫩单37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韩业辉;马宝新;刘海燕;孙善文;王俊强;于运凯;许健;周超;徐婷;丁昕颖
关键词:嫩单37;玉米;杂交种;选育过程;栽培技术;推广应用
-
玉米杂交种嫩单29的选育
作者:于运凯;马宝新;刘海燕;孙善文;王俊强;韩业辉;许建;周超;王力达;王连霞;谭可菲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嫩单29;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