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南海北部近海渔业资源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现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蔡研聪 1 ; 徐姗楠 2 ; 陈作志 2 ; 许友伟 2 ; 江艳娥 2 ; 杨长平 3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外海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外海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

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外海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渔业资源;群落结构;多样性指数;南海北部

期刊名称: 南方水产科学

ISSN: 2095-0780

年卷期: 2018 年 02 期

页码: 10-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根据2014—2015年4个季节南海北部近海底拖调查数据,采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ndex of relative importance,IRI)、Margalef丰富度指数(D)、Shannon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分析当前该海域的渔业资源群落组成和多样性,以了解群落结构动态。全海域共渔获574种游泳生物,以鱼类占比为最高,超过81%。IRI指数结果表明优势种是发光鲷(Acropoma japonicum)、二长棘犁齿鲷(Evynnis cardinalis)、竹鰈鱼(Trachurus japonicus)和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而发光鲷是唯一的四季共同优势种,传统经济鱼类比重降低。从多样性指数的时间分布上看,D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呈现夏低秋高的特点;然而H'和J'均未表现季节性。从空间分布看,D高值区主要位于40 m以浅水区,而H'和J'分布格局类似,呈现均质的格局。受禁渔期和捕捞活动的影响,多样性指数在秋季时期最为稳定,而冬季波动最大。

  • 相关文献

[1]海州湾附近海域渔业资源的动态分析. 唐峰华,沈新强,王云龙. 2011

[2]南海北部灯光罩网渔获组成及其对渔业资源的影响. 杨吝,张旭丰,谭永光,张鹏. 2009

[3]南海北部陆架区底层渔业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刘维达,林昭进,江艳娥,黄梓荣. 2011

[4]南海北部大陆架区渔业生物多样性研究. 江艳娥,林昭进,黄梓荣. 2009

[5]南海北部底拖网渔业资源的数量变动. 王跃中,袁蔚文. 2008

[6]南海北部主要经济鱼类体长与体重关系. 王雪辉,杜飞雁,邱永松. 2006

[7]南海北部灯光围网渔获组成分析. 杨吝,张旭丰,谭永光,张鹏. 2009

[8]沅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刘明典,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杨青瑞,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李志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刘绍平,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黄木桂,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吴志新. 2006

[9]大亚湾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 杜飞雁,王雪辉,李纯厚,张汉华,贾晓平. 2009

[10]青岛石雀滩海域人工鱼礁材料对附着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王震,公丕海,关长涛,李娇,史佰佰. 2019

[11]长湖圆心湖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聂细荣,周淼,黄俊,郭坤,柴毅,罗静波,杨德国,何勇凤,邓义. 2016

[12]南海中部海域秋冬季中层渔业生物群落结构的初步研究. 许友伟,江艳娥,范江涛,孔啸兰,张魁,陈作志. 2016

[13]三峡库区3条支流夏季浮游生物现状及多样性分析. 但言,沈子伟,余凤琴,李燕,张燕. 2021

[14]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干流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年度变化. 刘晓娟,李云峰,茹辉军,吴湘香,张燕,沈子伟,李荣,倪朝辉. 2015

[15]嬉子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冬季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及影响因子. 刘凯,蒋书伦,周彦锋,段金荣,丁娜,徐跑. 2015

[16]苏北不同地区藕虾种养模式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廖河庭,郑尧,王宁,安树伟,顾玲玲,陈家长. 2023

[17]蠡湖渔业资源群落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段金荣,张红燕,刘凯,徐东坡,张敏莹. 2011

[18]长江宜宾江段渔业资源现状调查. 李雷,危起伟,吴金明,杜浩,谢晓. 2013

[19]黄、东海渔业资源群落结构变化研究. 戴芳群,朱玲,陈云龙. 2020

[20]广东深圳大鹏半岛海域秋季渔业资源群落结构分析. 张露,袁华荣,佟飞,王文杰,黎小国,陈丕茂.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