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八旋翼植保无人机下洗气流对雾滴运动与分布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雪 1 ; 徐陶 1 ; 王伟 1 ; 陆岱鹏 1 ; 唐玉新 1 ; 王士林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设施与装备研究所

关键词: 植保无人机;下洗气流;雾滴;运动特性;空间分布

期刊名称: 农药学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3 期

页码: 689-69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多旋翼无人机由于其质量轻、操作灵活、飞行稳定等优势,已成为中国植保无人机市场上的主流机型。为探究多旋翼无人机旋翼气流分布特性及其对雾滴运动和沉积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大疆MG-1P型八旋翼植保无人机的下洗气流场进行测定,并对比分析了旋翼气流对喷雾雾滴的速度、粒径和沉积分布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人机旋翼下洗气流的强度伴随测试层高度的下降而降低,机体正下方的气流速度方向近似于竖直向下且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位于机体两侧区域的气流呈现“先收缩、后扩张”的喇叭状,近地位置测试点L和M的气流方向均指向测试区域外侧斜下方,其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71.3°和81.5°。整体而言,无人机机身两侧旋翼下洗气流的速度和方向呈对称分布。在旋翼静止时,喷雾雾滴的沉降速度较慢,各测试层及测试点的雾滴速度均低于1 m/s。无人机悬停时,其旋翼风场极大地提高了雾滴速度,且雾滴速度分布特性与旋翼风场强度高度吻合。与旋翼静止相比,无人机悬停时产生的高速下洗气流可致使雾滴粒径增大。雾滴的沉积分布效果在距离地面20 cm处最好,其在旋翼静止和悬停条件下的平均沉积量分别为4.69μL/cm~2和5.85μL/cm~2,沉积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51.81%和36.87%。无人机旋翼下洗气流可有效提高喷雾雾滴的沉积量和分布均匀性。本研究可对多旋翼植保无人机下洗气流优化、雾流场与气流场的耦合以及提高喷雾液的利用率和分布均匀性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冠层推拨装置对喷杆喷雾机雾滴飘失与沉积特性的影响. 王士林,李雪,雷哓晖,顾炀,HERBST Andreas,BONDS Jane,吕晓兰. 2021

[2]植保无人机对小麦主要病害的防治. 胡中泽,王安,钱巍,张岳芳,王显. 2018

[3]植保无人机结合助剂在小麦赤霉病防治中的农药减量研究. 胡中泽,王安,钱巍,张岳芳,王显. 2019

[4]不同杀虫剂应用植保无人机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试验. 卞康亚,张海波,赵静,肖留斌,陈永明,王风良,杨荣明. 2022

[5]直播稻田除草剂飞防技术现状与发展. 戴玲玲,孙亮,李贵. 2022

[6]植保无人机施药防治水稻病虫害的研究进展. 徐广春,徐鹿,石伟山,王聪博,胡双女,徐德进. 2023

[7]黑龙江海伦市农田土壤重金属与磷素含量的特征研究. 陈玉东,周健民,邢璐,冯彦房,杭小帅. 2015

[8]江苏茶叶主产区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性. 李欢,万青,胡振民,李储佑,刘海洋,邵静娟,张爱琴,葛建国,杨亦扬. 2019

[9]2011-2019年江苏省水稻主产区规模连片水稻时空动态分析. 孙玲,邱琳,单捷,王晶晶. 2021

[10]江苏省水稻主产区水稻种植面积时空动态变化分析. 孙玲,王晶晶,邱琳,单捷,黄晓军,王志明. 2020

[11]二化螟与水稻被害株的空间、数量、时间结构及其动态. 孙建中,杜正文. 1992

[12]二化螟幼虫的田间分布. 孙建中,杜正文. 1991

[13]棉田烟粉虱成虫空间分布型与序贯抽样技术. 谭永安,肖留斌,魏书艳,王震,赵洪霞,柏立新. 2009

[14]太仓市耕地土壤基本属性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张海东,李会宾,史云,宋亮,徐婷婷,卢学鹤. 2024

[15]江苏省级农耕实践基地空间分布特征、关联因素及活动类型分析. 贾俊丽,罗海蓉,梅雪莹,贾新平,沈鸿猷,曹璞渊,刘华周,唐玲. 2023

[16]骆马湖夏季水质空间分布特征及评价. 唐金玉,覃宝利,吴春,叶建勇,王宣朋,丁辰龙. 2019

[17]江苏省小麦草谷比及麦秸垂直空间分布特征. 顾克军,许博,顾东祥,张斯梅,张传辉,石祖梁,杨四军. 2015

[18]棉田玉米螟卵的空间分布及抽样技术. 曹雁平,邵晓泉. 1993

[19]绿色木霉TV41对尖孢镰刀菌FW0在西瓜植株空间分布和枯萎病防控效果的影响. 陆楚月,马艳,王巧,王秋君,王光飞,梅焱朝,李成果,郭德杰. 2015

[20]县域冬小麦生物量动态变化遥感估测研究. 尹雯,李卫国,申双和,董莹莹,王志明,陈华.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