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稻光合-蒸散耦合模型与不同株型的水分利用效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高亮之 1 ; 金之庆 1 ; 葛道阔 1 ; 张更生 1 ; 石春林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光合作用;蒸散作用;株型;水分利用效率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01 年 17 卷 03 期

页码: 135-14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建立了水稻光合 蒸散耦合模型 (PE模型 ) ,其主要特点是 :①改进了Monteith的蒸散模型 ,使之由“大叶”模型成为群体分层结构模型 ;②通过提出阻风系数概念 ,建立了一系列可模拟群体中各叶层风速、边界层厚度、边界层阻抗、湍流交换系数、群体动力阻抗等要素的子模型 ;③应用群体光合作用模型和改进的Ball公式 ,将以上各要素连接起来 ,实现了光合模型与蒸散模型的耦合。利用PE模型 ,分别模拟了水稻前中期与后期不同株型的群体光合量、蒸散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 :不论在前中期或后期 ,都以“上挺下披”株型的水分利用效率为最高 ,因为这种株型不仅光合量最高 ,而且蒸散量较小。PE模型模拟出的水稻蒸散的作物系数与实测值之间有良好的一致性

  • 相关文献

[1]遮荫对凤眼莲生长及其生理适应机制. 丛伟,李霞. 2012

[2]遮阴和紫外辐射对凤眼莲株型与光合作用的影响. 李霞,丛伟. 2011

[3]水稻叶片形态因子及其在F_1代的遗传. 吕川根,宗寿余,邹江石,姚克敏. 2005

[4]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实践与思考. 邹江石,吕川根. 2005

[5]水稻株型因子对冠层结构和光分布的影响与模拟. 胡凝,姚克敏,张晓翠,吕川根. 2011

[6]转基因技术改良水稻株型研究进展. 赵祥强,杨学明,王军,张宏根,梁国华,顾铭洪. 2005

[7]不同株型水稻叶倾角群体分布的模拟. 张晓翠,吕川根,胡凝,姚克敏,张启军,戴其根. 2012

[8]一个水稻基部叶角增大与早熟突变体blief的鉴定及基因定位. 曾生元,杜灿灿,胡庆峰,李闯,景德道,林添资,孙立亭,龚红兵. 2023

[9]水稻的高效光合作用及遗传改良的若干研究进展. 焦德茂. 2000

[10]鉴定水稻灌浆期叶片光合作用与籽粒灌浆切合程度的新指标. 曹树青,张荣铣,唐运来,杨图南. 2002

[11]不同机插育秧方式对麦秸还田水稻花后光合特性的影响. 赵轶鹏,吴玉玲,潘玉良,丁成伟,王友霜,赵新勇,冯国华. 2018

[12]增强UV-B辐射对光氧化水稻812HS光合特性和生长的影响. 王林叶,吉冰璇,曾彦达,张启军,张美萍,吕川根. 2020

[13]育秧基质与土配比对水稻秧苗素质及光合生理的影响. 陈虞雯,王子臣,周炜,王鑫,朱普平,丁艳峰. 2017

[14]水稻叶片形态对冠层特性和光合有效辐射传输的影响. 吕川根,邹江石,胡凝,姚克敏. 2007

[15]水稻叶片发育过程中某些光合组分的变化. 倪万潮,崔继林,聂毓琦. 1991

[16]午间强光下籼粳杂种稻的叶黄素循环和CO_2交换特性. 季本华,朱素琴,焦德茂. 2000

[17]不同氮效率粳稻生育后期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 金磊,李霞,魏晓东,刘小龙,王才林,仲维功. 2013

[18]水稻分蘖期干物质积累对大气CO2浓度升高和氮素营养的综合响应差异及其生理机制. 贺江,丁颖,娄向弟,姬东玲,张向向,王永慧,张伟杨,王志琴,王伟露,杨建昌. 2023

[19]转C_4光合基因水稻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李霞,焦德茂. 2005

[20]钙肥对不同内源钙含量水稻品种光合作用的影响. 钱宝云,刘小龙,李霞.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