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林蔚刚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所
关键词: 大豆;超高产;潜力;展望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06 年 22 卷 06 期
页码: 198-202
摘要: 黑龙江省是中国春大豆主产区,开展大豆超高产栽培探索与实践,对于提高该省大豆平均单产水平,满足国内市场对大豆的强劲需求,意义十分重大。对大豆产量构成要素、相关栽培因素及黑龙江省自然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黑龙江省大豆品种改良与栽培技术的进步,在较小面积上实现超高产栽培是可行的,而超高产栽培对大面积高产栽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相关文献
[1]创全国大豆高产纪录品种合农71及其超高产栽培技术.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张振宇,徐杰飞. 2020
[2]大豆超高产潜力的探讨. 满为群,杜维广,张桂茹,栾晓燕,陈怡,谷秀芝. 2001
[3]超高产、多抗、高油大豆新品种合丰45号的选育与评价. 郭泰,刘忠堂,梁孝莉,张瑞平,胡喜平,王志新,吴秀红,郑伟. 2004
[4]超高产大豆育种趋势. 徐杰飞,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赵星棋,郭美玲,王世通. 2022
[5]大豆超高产育种研究进展的讨论. 杜维广,盖钧镒. 2014
[6]利用美国矮源创新半矮秆耐密植、超高产大豆'合农60号'. 郑伟,杜长门,郭泰,刘忠堂,王志新,李灿东,张振宇,吴秀红,张茂明. 2013
[7]大豆养分管理研究进展与趋势展望. 蔡姗姗,孙磊,魏丹,王伟,李玉梅,张久明,王爽,李艳,高中超. 2021
[8]黑龙江省1986-2000年大豆育种研究成就与展望. 栾晓燕,杜维广,满为群,陈怡,张桂茹,刘鑫磊. 2004
[9]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大豆生产中的应用. 王萍,赵宏亮,李佩林,吕世翔,孙明明,李智媛,孙红. 2018
[10]饲用藜麦应用潜力分析. 董扬. 2022
[11]浅谈黑龙江省粮食总产再登新台阶的潜力. 董静芬. 1998
[12]密度对超高产春小麦克旱16号产量构成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刘宁涛,邵立刚,王岩,李长辉,车京玉,马勇,高凤梅,张起昌,邹冬月,王志坤. 2012
[13]半矮秆大豆窄行密植超高产栽培产量性状及产量结构研究. 张敬涛,宋英博,申晓慧,刘忠堂,王谦玉,贾会彬,刘峰,赵桂范. 2009
[14]半矮秆大豆窄行密植超高产生长发育动态研究. 张敬涛,郑殿峰,申晓慧,王谦玉,刘忠堂,贾会彬,刘峰,杜吉到,赵桂范,宋英博. 2009
[15]超级稻龙粳14超高产施肥技术研究. 刘传增. 2007
[16]不同产量水平寒地早粳稻品种的株型特征. 王士强,贺登美,赵海红,杨善伟,衣玉卓,付永明,郑树生,丁希武,何晴,郑凯文,杜庭庭,谷天月,唐欣然,汪洋,潘国君. 2023
[17]春小麦茎秆强度与产量性状关系的研究. 王岩,邵立刚,李长辉,马勇,车京玉,高凤梅,张起昌,刘宁涛,许志平. 2007
[18]黑龙江省优质春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 赵文彬. 2007
[19]超高产、抗病、广适应性大豆黑农51的选育研究. 栾晓燕,陈怡,杜维广,满为群,刘鑫磊,马岩松,林蔚刚,王家军. 2012
[20]超级稻松粳9号超高产栽培模式的研究. 刘传增.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供磷水平对不同磷效率基因型大豆生物量积累及分配影响
作者:吴俊江;王金生;刘丽君;林蔚刚;刘庆莉
关键词:大豆;基因型;磷效率;生物量
-
超高产、抗病、广适应性大豆黑农51的选育研究
作者:栾晓燕;陈怡;杜维广;满为群;刘鑫磊;马岩松;林蔚刚;王家军
关键词:黒农51;超高产;广适应性;光合生态型品种
-
不同磷素水平下大豆叶片超显微结构的观察
作者:王金生;吴俊江;马凤鸣;林蔚刚;钟鹏;董德建
关键词:大豆;磷效率;超显微结构
-
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大豆根系分布的影响
作者:林蔚刚;吴俊江;董德健;钟鹏;王金生;周全
关键词:免耕;灭茬还田;大豆;根系分布;机械阻力
-
不同磷效率大豆干物质积累、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的研究
作者:吴俊江;马凤鸣;林浩;刘丽君;钟鹏;林蔚刚;董德建;王金生;刘德生
关键词:大豆;磷效应;同化物积累;光合生理;产量
-
初期保护性耕作和秸秆还田对土壤物理特性及大豆玉米产量的影响
作者:林蔚刚;吴俊江;董德健;钟鹏;王金生;周全
关键词:免耕;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土壤容重;土壤机械阻力;大豆;玉米
-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部分物理特性及大豆产量的影响(英文)
作者:林蔚刚;吴俊江;刘丽君;钟鹏;董德健;林相丰;孙长锁
关键词:耕作;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土壤物理特性;大豆产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