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空间诱导甜玉米产量性状变异及其SSR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胡建广 1 ; 杨子龙 1 ; 李高科 1 ; 郑锦荣 1 ; 刘建华 1 ; 李余良 1 ; 祁喜涛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甜玉米;空间诱变;SSR分析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11 年 09 卷 06 期

页码: 69-74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对甜玉米自交系1132种子经过空间诱变的材料进行表型鉴定和自交繁殖,在SP2代植株发现穗行数、穗粗、穗轴粗和穗粒重等产量性状上出现变异的果穗,通过连续自交获得穗行数、粒深、穗粗比对照明显增大的稳定变异株系,其根系也明显发达。利用分布在10条染色体的198对引物对16份稳定变异株系的进行SSR多态性分析,发现32对引物存在多态性,变异座位在玉米基因组10条染色体均有分布,但在第3、第4、第8、第9等4条染色体的变异座位明显较多,占总变异座位的69.7%。

  • 相关文献

[1]空间诱变育成水稻品种航香糯的SSR标记分析. 杨梯丰,刘传光,潘大建,范芝兰,李晨,陈建酉,刘斌,江奕君,高云,周汉钦. 2011

[2]水稻不育系培矮64S的空间诱变效应及后代的SSR分析. 王丰,李永辉,柳武革,金素娟,李金华,刘振荣,廖亦龙,黄德娟,朱满山. 2006

[3]水稻不育系培矮64S的空间诱变效应及后代的SSR分析. 王丰,朱满山,李永辉,江西农业大学,柳武革,金素娟,江西农业大学,李金华,刘振荣,廖亦龙,黄德娟,黄慧君. 2005

[4]水稻与玉米远缘杂交改良籼稻温敏两用核不育系之SSR分析. 刘传光,江奕君,毛兴学,高云,刘军,林青山,李晓芳. 2006

[5]航天搭载对辣椒SP_1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初报. 龙卫平,廖森泰,郑锦荣,卢文佳. 2006

[6]培矮64S空间诱变的生物学效应. 李永辉,柳武革,王丰,刘振荣,刘宜柏,蔡耀辉. 2008

[7]应用空间诱变育种技术选育香稻新品种粤航1号. 周汉钦,何昆明,潘大建,范芝兰,吴惟瑞,陈顺佳,黄秋妹. 2003

[8]空间诱变后嗜酸乳酸菌对小鼠肠道功能的影响. 涂杜,罗佳,徐志宏. 2016

[9]水稻空间诱变育种抗稻瘟病研究. 杨祁云,王慧,林佩珍,朱小源,陈志强. 2005

[10]特种稻新品种航香糯的选育. 周汉钦,潘大建,范芝兰,刘传光,李晨,陈建酉. 2011

[11]植物空间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涂北根,焦长兴,李瑶,蔡耀辉,王丰. 2008

[12]甘薯空间诱变选育研究. 张雄坚,房伯平,陈景益,曹培恩,王章英,罗忠霞. 2008

[13]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空间诱变株系的柱头活力特性. 李永辉,柳武革,王丰,刘振荣,蔡耀辉,刘宜柏,颜龙安. 2012

[14]鸡冠花新品种‘荣华鸡冠花’. 廖飞雄,刘晓荣,刘金梅,刘小飞,王代容,林益坚. 2015

[15]空间诱变水稻品系抗稻瘟病遗传及微卫星多态性分析. 肖武名,杨祁云,陈志强,王慧,郭涛. 2008

[16]空间诱变育成水稻品种对硒的生物富集能力研究初报. 周汉钦,陈建酉,翁志强. 2008

[17]空间诱变选育万隆霉素高产菌株. 沈会芳,张晓勇,蒲小明,林壁润. 2009

[18]博罗福田菜心空间诱变效应研究初报. 曹健,李振源,罗少波,李春球,李桂花,陈汉才. 2006

[19]3个空间诱变水稻品系的稻瘟病抗性评价及抗性遗传分析. 肖武名,孙大元,张景欣,王慧,郭涛,刘永柱,朱小源,杨祁云,陈志强. 2012

[20]茄子空间诱变效应及其AFLP分析. 孙保娟,黎振兴,罗少波,李植良,李艳艳.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