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华南超大穗型水稻种质DS23"源-库-流"特征及其超高产潜力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汪家凯 1 ; 陈文丰 1 ; 彭菁菁 1 ; 刘彦卓 1 ; 梁开明 1 ; 李晨 1 ; 毛兴学 1 ; 潘俊峰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水稻育种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早稻;大穗;源-库-流特征;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糖花比;维管束结构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23 年 50 卷 012 期

页码: 150-15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超大穗型水稻新品系DS23在早季的产量表现和"源-库-流"特征,探明DS23"源-库-流"特征及其超高产潜力挖掘方向,为华南早稻高产育种与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超大穗型新品系DS23 为供试材料,以中大穗型品种粤禾丝苗为对照,在大田条件下开展研究.试验测定并比较了不同穗型水稻的叶面积指数、SPAD值、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on structural carbohydrate,NSC)积累与转运特征、穗茎节间解剖特征、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等性状.[结果]DS23 每穗总粒数、粒重、库容量和产量分别比粤禾丝苗增加 37.3%、4.0%、33.7%和 15.9%,有效穗数和结实率比粤禾丝苗显著降低 6.8%和 15.1%.两品种间抽穗期叶面积指数和剑叶SPAD值无显著差异.与粤禾丝苗相比,DS23 抽穗期茎鞘NSC积累量与茎鞘NSC对籽粒的表观贡献率分别显著降低15.3%和19.8%,茎鞘NSC表观转运率显著提高10.3%,大维管束数量显著增加17.3%,两品种穗茎大小维管束面积无显著差异;DS23 粒叶比无显著变化,糖花比显著降低 34.2%,维管束负荷量指标增加 20.4%~60.2%.[结论]超大穗型水稻DS23 在早季种植库容量大、穗颈节间转运组织发达、后期物质转化能力强,高产与增产潜力大,提高结实率是挖掘其超高产潜力的主要方向,研究结果可为超大穗型早稻品种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1]氮肥对水稻节间和叶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转运特征的影响. 潘俊峰,王博,崔克辉,黄见良,聂立孝. 2016

[2]不同库容量类型基因型水稻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转运特征. 潘俊峰,崔克辉,向镜,魏冬,王凯,黄见良,聂立孝. 2015

[3]2011年上半年广东水稻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 万忠,张超,方伟. 2011

[4]2012年上半年广东水稻产业发展形势及对策建议. 万忠,康艺之,方伟. 2012

[5]保护性耕作模式下早稻田甲烷排放特征. 卢廷超,徐培智,张仁陟,解开治,卢钰升,顾文杰. 2017

[6]珠三角地区施肥对早稻氮素径流流失的影响. 曾招兵,艾绍英,姚建武,李盟军,唐明灯,余丹妮. 2010

[7]4种炭基复合改良剂可不同程度地降低糙米Cd富集. 魏岚,邱超才,黄连喜,李翔,黄庆,郑小东,林启美,刘忠珍,陈伟盛. 2023

[8]2016年上半年广东水稻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 杨震宇,万忠,方伟. 2016

[9]2013年上半年广东水稻产业发展形势及对策建议. 方伟,王丰,万忠.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