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顺反式肉桂醛对肉源隆德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和致腐性的抑制作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顾春涛 1 ; 王雅莹 1 ; 朱军莉 1 ; 胡婧 1 ;

作者机构: 1.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浙江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隆德假单胞菌;肉桂醛;生物被膜;致腐

期刊名称: 微生物学报

ISSN: 0001-6209

年卷期: 2020 年 01 期

页码: 26-3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为比较反式和顺式肉桂醛对肉源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和致腐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平板计数测定两种肉桂醛对隆德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晶紫法、珠涡流法、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福林法等检测亚抑菌浓度肉桂醛处理下隆德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运动性和胞外酶活性变化。荧光定量RT-PCR检测肉桂醛对隆德假单胞菌粘附lapA、鞭毛fliC、蛋白酶aprX和脂肪酶lip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反式和顺式肉桂醛对隆德假单胞菌的MIC分别为200μg/mL和225μg/mL,1/8 MIC、1/4MIC、1/2MIC亚抑菌浓度肉桂醛显著降低隆德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结晶紫和粘附性,其中1/2MIC反式和顺式肉桂醛处理下被膜分别减少60.27%和52.05%,菌体粘附降低56.35%和61.10%。亚抑菌浓度肉桂醛显著减少被膜厚度,反式肉桂醛还能显著杀灭被膜菌。且肉桂醛能显著抑制菌体的泳动性,反式肉桂醛对生物被膜和泳动性的抑制效果更强。肉桂醛还能抑制隆德假单胞菌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其中1/2MIC反式和顺式肉桂醛处理下菌体蛋白酶分别减少61.90%和76.19%,脂肪酶降低40.17%和47.01%。且发现肉桂醛显著降低lapA、fliC、aprX和lip表达量,其中1/2MIC反式和顺式肉桂醛分别降低4个基因表达量至对照组的0.05–0.16和0.02–0.12倍。【结论】两种亚抑菌浓度肉桂醛异构体显著抑制隆德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和致腐性,其中反式肉桂醛对生物被膜抑制较强,而顺式肉桂醛更有效地降低致腐酶活性,其与肉桂醛下调相应基因表达密切相关。

  • 相关文献

[1]大黄鱼源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致腐表型. 葛阳杨,朱军莉,刘丽,任奕婧. 2017

[2]比较基因组学分析鱼源荧光假单胞菌的致腐和适应性. 刘静聪,冯立芳,吴诗媛,朱军莉,励建荣,李婷婷. 2022

[3]肉桂醛熏蒸处理对香菇采后抗氧化能力及多胺的影响. 钱霄晨,蔺凯丽,黄琦,温小礼,姜天甲,郑小林. 2019

[4]肉桂醛复合保鲜剂对南美白对虾贮藏品质的影响. 穆宏磊,郜海燕,陈杭君,房祥军,毛金林. 2011

[5]环境条件对腐败希瓦氏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 邓旗,孙力军,王雅玲,蒲月华,李振华,励建荣. 2013

[6]茶多酚和葡萄籽提取物对假单胞菌抗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 朱军莉,王慧敏,王桂洋,陆海霞,励建荣. 2016

[7]波罗的海希瓦氏菌AI-2/LuxS对生物被膜和致腐的调控. 叶晓锋,严羽萍,唐蓉,朱军莉,高海春. 2018

[8]鱼源荧光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和致腐表型的研究. 严羽萍,刘丽,朱军莉,陆海霞,励建荣. 2019

[9]氯化钙对食品致腐荧光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樊洁敏,唐蓉,王雅莹,朱军莉,陆海霞. 2019

[10]柠檬酸和乙酸对致腐假单胞菌的抗生物被膜研究. 姜春新,王雅莹,洪小利,李春柳,张蕾,朱军莉. 2021

[11]柱[5]芳烃衍生物对细菌抗菌活性及生物被膜抑制的研究进展. 杨华,黄建颖,修丽丽. 2023

[12]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鉴定和生物学特性. 马有智,徐海圣,李双茂. 2013

[13]二氧化氯对沙门氏菌生物被膜的影响. 毛金林,郜海燕,陈杭君,葛林梅,陈秋云.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