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鱼组织中氟苯尼考及其代谢物氟苯尼考胺的检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永涛 1 ; 艾晓辉 1 ; 李荣 1 ; 杨红 1 ; 袁科平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关键词: 氟苯尼考;氟苯尼考胺;代谢物;斑点叉尾鱼回;检测

期刊名称: 分析试验室

ISSN: 1000-0720

年卷期: 2008 年 03 期

页码: 40-4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建立了斑点叉尾鱼回(Ictalurus punctatus)体内各组织中氟苯尼考及氟苯尼考胺的检测方法。组织中加入磷酸盐缓冲液,丙酮提取,加入CH2Cl2分层,弃去上层水相,正己烷脱脂等样品处理过程;V(乙腈)∶V(0.01 mol/L NaH2PO4)(含0.005 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10%三乙胺)=2∶3溶液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为225 nm。方法在0.01~10.00 mg/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7。平均回收率为76.00%~92.04%,相对标准偏差为0.41%~9.2%,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在血浆、肌肉、皮肤的检出限分别为30、25μg/L,20、15μg/kg,50、50μg/kg。方法适用于氟苯尼考在鱼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和氟苯尼考及其代谢物氟苯尼考胺在鱼体肌肉和皮肤组织中残留量的同时检测。

  • 相关文献

[1]氟苯尼考及其代谢物氟苯尼考胺在斑点叉尾(鮰)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 刘永涛,艾晓辉,杨红,袁科平,李荣. 2007

[2]氟苯尼考及其代谢物氟苯尼考胺在斑点叉尾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 刘永涛,艾晓辉,杨红,袁科平,李荣. 2007

[3]水产品中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同时测定. 刘永涛,艾晓辉,李荣,杨红,袁科平. 2008

[4]氟苯尼考及氟苯尼考胺在鲤体内的残留. 栾鹏,王瑞雪,王荻,李艳华,卢彤岩. 2012

[5]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同时检测水产品中的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 杨秋红,艾晓辉,李荣,刘永涛. 2015

[6]水产品中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氟苯尼考胺多残留的同时测定—GC/MS法. 邵会,冷凯良,周明莹,高华,孙伟红. 2015

[7]氟苯尼考及氟苯尼考胺在西伯利亚鲟体内的药动学及组织分布. 王瑞雪,王荻,李绍戊,卢彤岩. 2012

[8]斑点叉尾暴发性败血症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苏应兵,邹桂伟,袁科平,郑蓓蓓,艾晓辉. 2006

[9]氟苯尼考在罗非鱼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王伟利,罗理,姜兰,谭爱萍,邹为民,卢迈新. 2012

[10]氟苯尼考对8株水产动物致病性弧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刘淇,李健,王群. 2004

[11]氟苯尼考在感染副溶血弧菌的脊尾白虾体内的药效学. 冯艳艳,葛红星,李健,李吉涛,翟倩倩. 2016

[12]氟苯尼考对嗜水气单孢菌防突变浓度研究. SHAN Qi,单奇,YIN Yi. 2017

[13]氟苯尼考在牙鲆体内残留的消除规律. 崔毅,周明莹,陈碧鹃,田丽粉. 2012

[14]氟苯尼考在鲟鱼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潘红艳,郭娇娇,杨虎,宫智勇,李谷. 2011

[15]不同温度下氟苯尼考在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陈钊,罗强,常志强. 2018

[16]口灌氟苯尼考对中华鳖组织损伤的病理学研究. 张永刚,王政,邢丽红,李兆新,张大海,李先国,吴薇,刘莹. 2023

[17]氟苯尼考对六种海洋致病弧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廖昌容,徐力文,陈毕生. 2005

[18]三种助溶剂对氟苯尼考水溶液助溶效果的比较研究. 王瑞雪,王荻,李绍戊,卢彤岩,李艳华. 2012

[19]氟苯尼考在罗非鱼体内的药物动力学. 冯敬宾,李刘冬,贾晓平. 2006

[20]不同温度下氟苯尼考在罗氏沼虾体内的药物代谢比较. 周群兰,尹文林,何义进,刘波,钱冬,潘良坤,谢骏.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