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钾对不同类型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强盛 1 ; 甄若宏 2 ; 丁艳锋 1 ; 朱艳 1 ; 王绍华 1 ; 曹卫星 1 ;

作者机构: 1.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水稻;施钾量;氮素吸收;氮素利用率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09 年 35 卷 04 期

页码: 704-7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常规粳稻武运粳7号、武香粳14和杂交粳稻86优8号、泗优422为材料,研究了钾对水稻氮素吸收、分配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钾对水稻有明显增产效应,增产率4.56%~14.77%;钾提高了水稻不同生育阶段植株吸氮量,以拔节期到抽穗期氮素积累增量最大,但吸氮比例下降;钾促进了抽穗后氮素转运量和转运率,提高了氮素在不同器官分配量及叶片、穗分配比例,但降低了茎鞘分配比例;钾增强了植株对肥料氮吸收,基肥氮素利用率、全生育期氮素利用率和氮素收获指数显著增长,但降低了植株氮生产效率;以180kghm-2K2O处理产量最高,氮素积累量、转运量和转运率以及不同器官分配量最大,基肥氮素利用效率、植株对肥料氮吸收量和全生育期氮素利用率最大,但拔节期到抽穗期氮素吸收比例、茎鞘氮素分配比例和植株氮生产效率最低;常规粳稻产量高于杂交粳稻,其氮素利用率相对较大。

  • 相关文献

[1]农田施用水葫芦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LIU Hong-jiang,刘红江,CHEN Liu-gen. 2011

[2]施用河道污泥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刘红江,郭智,陈留根,郑建初. 2016

[3]超高温堆肥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和水稻产量的机理. 曹云,黄红英,吴华山,徐跃定,陈应江. 2020

[4]猪粪与氮肥配施对水稻生长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郑网宇,吴园园,张辉,宁运旺,马洪波,汪吉东,张永春,艾玉春. 2019

[5]不同地力下基蘖肥运筹比例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 范立慧,徐珊珊,侯朋福,薛利红,李刚华,丁艳锋,杨林章. 2016

[6]硫包衣尿素对水稻的增产效应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研究. 张永春,汪吉东,梁永红,徐茂,孙丽,蒋永忠,胡永红. 2007

[7]施钾量对甘薯产量及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齐鹤鹏,安霞,刘源,朱国鹏,汪吉东,张永春. 2016

[8]钾肥不同用量对大蒜干重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陆信娟,杨峰,樊继德. 2017

[9]氮钾肥用量对杂交粳稻常优1号米质性状及淀粉黏滞谱特征的影响. 王子臣,张岳芳,周炜,陈留根,郭文善,郑建初. 2011

[10]施氮量对南粳44氮素吸收运转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岳芳,陈留根,周炜,王子臣,薛新红. 2009

[11]适雨灌溉下氮肥运筹对水稻光合特性、氮素吸收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晏军,吴启侠,朱建强,张露萍. 2019

[12]秸秆还田下化肥减施对苏北地区水稻产量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晏军,王伟义,李斌,李亚芳,蒋润枝,沈明晨,王春云,崔必波. 2021

[13]废弃物基水热炭改良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侯朋福,薛利红,冯彦房,余姗,杨林章. 2020

[14]氮肥底追比例及施硫对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调控. 赵广才,石书兵,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郭明明,张红,张兴卫. 2017

[15]适宜缓释肥用量优化油菜产量形成与氮素利用. 陶玥玥,孙灵湘,张建栋,王海候,孙华. 2023

[16]氮肥运筹对甘薯干物质累积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董月,王会方,汪吉东,宁运旺,张永春. 2017

[17]施氮对两优培九根系生长的影响及根系性状与氮素累积量的相关性. 张岳芳,王余龙,陈留根,董桂春,杨连新,黄建晔,陈培峰. 2007

[18]麦秸还田下生活污水灌溉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徐珊珊,刘绪,薛利红,侯朋福,刘雅文,王绍华,杨林章. 2018

[19]水葫芦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青椒生长、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罗佳,王同,刘丽珠,严少华,卢信,范如芹,张振华. 2015

[20]施氮量对甘薯块根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丁艳锋,李洪民,张爱君,史新敏,唐忠厚,魏猛,靳容.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