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甘薯品种鲜切薯块褐变度的筛选及其聚类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袁洁 1 ; 霍垲 2 ; 唐玉婷 3 ; 魏晓东 4 ; 李霞 5 ; 郭小丁 6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优质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江苏省微生物与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微生物资源产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5.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6.江苏省农业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甘薯;筛选技术;褐变度;多酚氧化酶;淀粉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14 年 12 卷 05 期

页码: 95-10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采用苏18、宁28-5、苏渝303、宁28-4、宁26-2、苏11、苏17和高4-2等8个材料,利用FeCl3自发褐变的方法,对甘薯块茎鲜切截面的溶液浸泡,进行甘薯薯块研磨液褐变度、多酚氧化酶活性以及淀粉相对含量等的测定。结果发现:在一定的储藏时间内(20 d),利用自发褐化剂FeCl3,使褐化程度同步,通过甘薯块茎鲜切的组织学观察以及研磨液多酚氧化酶活性的聚类分析,可较全面地评价甘薯薯块的褐化特性。在筛选的8个材料中,苏11是易褐化的材料,而苏18则是不易褐化的材料,本研究将为甘薯褐化特性的选择提供可靠的评价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相关文献

[1]甘薯块根抗黑斑病酚类物质代谢的研究. 刘美艳,孙厚俊,王景景,王考艳,申杰,刘丹,张健,谢逸萍. 2012

[2]土壤对甘薯淀粉加工废水的降解效果. 李洪民,徐飞,唐忠厚. 2010

[3]淀粉专用型甘薯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 周志林,唐君,曹清河,赵冬兰,张安. 2020

[4]中国淀粉型甘薯育种现状及展望. 谢一芝,郭小丁,贾赵东,马佩勇,边小峰,禹阳. 2019

[5]低钾胁迫对甘薯块根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及其基因型差异. 张爱君,陈晓光,靳容,刘明,李洪民,丁艳锋. 2017

[6]甘薯IbFBA5基因的时空表达及与碳水化合物积累的关系. 苏在兴,高闰飞,唐维,闫会,后猛. 2017

[7]高花青苷高淀粉甘薯品种‘徐紫薯3号’的创制及特性鉴定. 李强,王欣,张允刚,马代夫,李洪民,谢逸萍,曹清河,后猛,唐忠厚. 2014

[8]高淀粉多抗甘薯新品种苏薯29的选育. 贾赵东,马佩勇,边小峰,禹阳,郭小丁,谢一芝. 2018

[9]甘薯块根熟化过程中麦芽糖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李臣,后猛,马猛,张允刚,李强. 2021

[10]水稻耐光抑制种质的简易筛选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焦德茂,季本华,童红玉,吴荣生,陈炳松,朱献玳,严建民,仲维功. 1994

[11]耐阴水稻种质资源的快速筛选技术研究. 陈以峰. 1997

[12]太湖流域粳稻高净光合种质资源的筛选. 徐树照,王荣福,蒋荷,王根莱,王苏. 1985

[13]水稻品种间光合光呼吸差异. 王荣福. 1986

[14]在水稻F_4代分离群体中筛选鉴定高光合耐阴的变异体. 焦德茂,戴秋杰,聂毓琦,刘静如,郭秉成. 1985

[15]不同药剂处理对草莓植株抗病性的影响. 肖婷,吉沐祥,杨敬辉,陈宏州,狄华涛,姚克兵. 2015

[16]水稻多酚氧化酶基因功能标记的开发与应用. 杨杰,王军,范方军,曹卿,张玉琼,仲维功. 2010

[17]圆蘑菇多酚氧化酶的特性研究. 万婷婷,李超,商学兵. 2013

[18]平菇多酚氧化酶的特性研究. 周佳君,李超,陈尚龙,王乃馨,商学兵. 2012

[19]鸡腿菇多酚氧化酶的特性研究. 李慧慧,薛志辉,李超,胡新扬,商学兵. 2013

[20]秀珍菇多酚氧化酶的特性研究. 耿中华,王乃馨.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