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杨桃与荔枝根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磷脂脂肪酸(PLFAs)特征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阮传清 1 ; 陈建利 2 ; 刘波 1 ; 陈燕萍 2 ; 韩文福 3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

2.福建农林大学教育部生物农药与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3.3福建省热带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台湾软枝杨桃;荔枝;根区土壤微生物;磷脂脂肪酸(PLFAs)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11 年 32 卷 10 期

页码: 114-120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s)方法,分析同一果园台湾软枝杨桃(20年树龄)和荔枝乌叶品种(15年树龄)根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从杨桃根区不同样品检测到25~32种微生物PLFAs,特有PLFAs为:i13:0,11:0 3OH,14:0 2OH;荔枝根区检测到23~40种微生物PLFAs,特有PLFAs为:16:0 3OH,i18:0,i12:0,12:1 AT11-12,a14:0。杨桃根区由PLFAs指示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Simpson)和特征脂肪酸16:0(细菌)、18:1ω9c(真菌)、10Me16:0(硫酸盐还原细菌)含量大小:距植株1.0 m土壤≈1.5 m土壤>0.5 m土壤;而荔枝根区Simpson指数和以上各种菌特征脂肪酸含量大小为:距植株1.0 m土壤>0.5 m土壤≈1.5 m土壤。脂肪酸10Me17:0(放线菌)和16:1ω5c(甲烷氧化菌)含量在杨桃根区无水平分布上的显著差异,而在荔枝根区则存在显著差异。

  • 相关文献

[1]杨桃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特征分析. 阮传清,陈建利,刘波,苏明星,余智城. 2013

[2]不同海拔茶树根系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郑雪芳,苏远科,刘波,蓝江林,杨述省,林营志. 2010

[3]脂肪酸生物标记法研究零排放猪舍基质垫层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刘波,郑雪芳,朱昌雄,蓝江林,林营志,林斌,叶耀辉. 2008

[4]荔枝转基因抗性胚性愈伤组织(TREC)蛋白质组分变化分析. LAI Cheng-chun,赖呈纯,LAI Zhong-xiong,赖钟雄. 2011

[5]正交试验法在荔枝体胚诱导过程中的应用.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易干军,张秋明. 2006

[6]荔枝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肖华山,吕柳新,陈志彤. 2007

[7]闽东北2003/2004年度冬季荔枝、龙眼冻害考察报告. 张辉,张伟光,蔡文华,林新坚,谢云妹. 2004

[8]福鼎荔枝、龙眼引种观察与思考. 张伟光,林新坚,张辉,谢云妹,伍圣棋. 2003

[9]深圳地区荔枝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鲁勇,彭李亚,王春会,万继锋,陈红凡. 2015

[10]荔枝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郑云云,黄锐敏,苏德森. 2018

[11]中国晚熟荔枝品种介绍. 林旗华,杨凌. 2010

[12]荔枝体胚发生早期蛋白质组分变化的初步分析. 赖呈纯,车建美,赖钟雄. 2012

[13]荔枝果穗套袋材料的筛选研究. 许奇志,黄雄峰,吴溪木,许家辉,李影,庄文斌,许秀淡. 2006

[14]不同乳酸菌荔枝汁发酵特性及其贮藏稳定性的研究. 刘欣,刘芸,刘波,邓元源,曹宜. 2019

[15]荔枝褐变损失估计研究. 周先治,陈阳,唐建阳,黄素芳,曹宜. 2012

[16]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的细胞学观察. 邓朝军,易干军,曾继吾,张秋明. 2006

[17]兰竹荔枝花、果及营养枝主要矿质营养需求量研究. 许奇志,许家辉,林旗华,吴溪木,杨凌,许秀淡. 2010

[18]福建省荔枝发展现状与对策. 卢新坤,林旗华,张泽煌. 2010

[19]QuEChERS前处理法-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荔枝和葡萄中18种三唑类农药残留. 刘文静,黄彪,傅建炜,潘葳,韦航,吴建鸿,艾宇真. 2019

[20]荔枝乳酸菌饮品发酵菌种筛选及其发酵特性分析. 刘欣,刘芸,陈梅春,郑雪芳,陈峥,王阶平,刘波.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