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小麦品种宁麦16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姚金保 1 ; 马鸿翔 2 ; 姚国才 2 ; 杨学明 2 ; 张鹏 2 ; 周淼平 2 ; 张平平 2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相关分析;通径分析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3 年 26 卷 04 期

页码: 1312-131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江苏省淮南片和国家长江中下游冬麦组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的资料,对宁麦16产量构成因素及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期为该品种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宁麦16平均成穗数444.6万/hm2,穗粒数41.6粒,千粒重40.0 g。相关分析表明,穗粒数、成穗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4992**,r=0.4403**),而千粒重与产量呈不显著负相关(r=-0.2465)。产量与成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9870.61+13.63 x1+138.61 x2+120.53 x3。通径分析表明,成穗数对产量的作用最大,其次是穗粒数,千粒重的效应相对较小。因此,宁麦16的高产栽培技术应在保证足够的群体和成穗数的基础上,增加穗粒数,稳定粒重。

  • 相关文献

[1]‘镇麦11号'主要生育特征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蔡金华,陈爱大,李东升,曲朝喜,温明星. 2015

[2]小麦品种‘宁麦26’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分析. 姚金保,张鹏,马鸿翔,张瑜,余桂红,杨学明,周淼平,张平平. 2019

[3]宁麦18的产量表现及产量结构分析. 姚金保,马鸿翔,杨学明,周淼平,杨丹. 2015

[4]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产量育种方向及策略探讨. 姚国才,马鸿翔,姚金保,张鹏,杨学明. 2010

[5]棉花新品种苏棉29产量构成因素及增产途径. 高进,蔡立旺,潘群斌,施庆华,陈丽萌,王为,陈建平,王永慧. 2014

[6]大蒜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陆信娟,杨峰,樊继德,冯营. 2010

[7]不同类型大豆主要农艺性状与小区产量的多元回归与通径分析. 姜永平,张辉明,刘水东,朱振华. 2008

[8]稻草还田与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出苗以及产量的影响. 李波,魏亚凤,季桦,汪波,熊飞,张琛,刘建. 2012

[9]薹蒜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陆信娟,杨峰,樊继德. 2012

[10]丝瓜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袁希汉,汪玉清,侯喜林,徐海,苏小俊. 2006

[11]象草若干生物学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分析. 张霞,顾洪如,丁成龙,冉景松,许能祥. 2009

[12]不同施氮条件下镇麦168籽粒产量与构成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蔡金华,陈爱大,李东升,曲朝喜,温明星. 2014

[13]长期定位施肥对不同专用型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马红勃,刘东涛,马宁,张会云,王静,贾辉辉,陈荣振,张爱君,冯国华. 2016

[14]宁麦27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分析. 姚金保,张鹏,马鸿翔,杨学明,周淼平,张平平. 2020

[15]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双列杂交分析. 姚金保,任丽娟,张平平,杨学明,马鸿翔,姚国才,张鹏,周淼平. 2011

[16]宁麦20丰产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姚金保,陆维忠,马鸿翔,周淼平,张旭,任丽娟. 2013

[17]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基因效应和杂种优势分析. 姚金保,杨丹,周淼平,马鸿翔,杨学明. 2015

[18]利用小麦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籽粒性状与种子活力相关关系研究. 姜朋,李斯深,马鸿翔,张鹏,孙庆泉. 2013

[19]长江中下游小麦品种产量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 姚国才,姚金保,杨学明,王书文,彭海刚. 2002

[20]气象因素对盐城小麦生育、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与对策. 王海洋,赵德才,顾根宝,张俊喜,申玉香,陶红,杨华.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