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适于全程机械化生产的玉米新品种选育探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元东 1 ; 张华生 1 ; 段民孝 1 ; 张雪原 1 ; 张春原 1 ; 陈传永 1 ; 赵久然 1 ;

作者机构: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关键词: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育种目标;新种质

期刊名称: 中国种业

ISSN: 1671-895X

年卷期: 2014 年 11 期

页码: 23-25

摘要: 通过分析国外玉米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提出了我国适于全程机械化生产的育种目标;分析了我国原有种质和引进的国外新种质在适应全程机械化生产的玉米新品种育种潜力,提出了相应的利用策略。

  • 相关文献

[1]转基因玉米新种质创制若干技术环节的探讨. 刘亚,赵久然. 2011

[2]对“超级玉米”育种目标及技术路线的认识与思考*. 赵久然,孙世贤. 2007

[3]2023年NK815制种高产技术模型分析-探规模化高质、高产、高效玉米制种新径. 冯培煜,宋瑞连,闫海鹏,邢春景,周峰,王晓光,史桂清. 2024

[4]美国玉米科研生产实践对黑龙江玉米发展的启示. 张树权,张世煌,陈新平,谢瑞芝,董志强,张文英,王荣焕. 2012

[5]对超级玉米育种目标及技术路线的再思考. 赵久然,孙世贤. 2007

[6]超级玉米育种目标及实现途径. 赵久然. 2005

[7]世界猪育种的发展趋势. 季海峰. 2002

[8]2000年以来中国苹果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常倩,李瑾. 2021

[9]北京密云水库库区板栗生产调查. 王瑞波,兰彦平,周连第,姚砚武. 2010

[10]山西柳林枣生产和经营调查. 张巧仙,杜京旗,兰彦平. 2012

[11]1980—2008年环渤海地区县域粮食的时空动态变化及分析. 刘玉,郭丽英,刘彦随. 2012

[12]基于LMDI模型的黄淮海地区县域粮食生产影响因素分解. 刘玉,高秉博,潘瑜春,任旭红. 2013

[13]国内外甜玉米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赵久然,滕海涛,张丽萍,卢柏山. 2003

[14]北京小麦生产现状与提升思考. 王拯,高新欢,任立平,张胜全,叶志杰,陈兆波. 2024

[15]世界西瓜产业生产及贸易格局分析. 赵姜,周忠丽,吴敬学. 2014

[16]法布里干涉近红外光谱仪定量测定大豆、玉米主要成分. 王冬,闵顺耕,朱业伟. 2012

[17]我国玉米科研和生产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赵久然,杨国航,王凤格. 2007

[18]乙草胺对玉米药害的研究. 王光耀,江国铿,贾春虹,武菊英. 1999

[19]中国玉米品种标准DNA指纹库构建研究进展. 赵久然,王凤格,郭景伦. 2004

[20]利用近红外分析技术进行品质育种的探讨. 段民孝,范弘伟,王元东,赵久然,郭景伦,邢锦丰,王继东.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