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棉田玉米螟的危害与防治指标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高宗仁 1 ; 张典 2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棉花;玉米螟;防治指标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1992 年 7 卷 03 期

页码: 81-8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玉米螟危害棉株生长点和主茎后,单株产量损失28.26~88.7%,由于棉株的自我生理调节和群体补偿效应,实际损失为12.61~52.17%。测定了受害株率与产量损失率以及受害株率与百株卵块数之间的关系,拟定出不同皮棉产量水平的棉田防治指标:高产田(100kg/亩)4.9块卵/百株;中产田(75kg/亩左右)5.5块卵/百株;低产田(50kg/亩左右)6.2块卵/百株,在玉米螟严重发生年份,应适当放低。

  • 相关文献

[1]河南棉区红铃虫的为害及防治指标研究. 高宗仁,赵洪义,蒋运甫. 1992

[2]转Cry1Ab-t基因玉米YA108的获得及其抗虫性鉴定. 岳润清,刘璐,铁双贵,徐心志,陈娜娜. 2021

[3]杀虫基因Cry1Ab的合成、表达及其抗虫性鉴定. 岳润清,铁双贵,齐建双,韩小花,燕树锋. 2014

[4]人工改造基因Cry1Abm的合成、原核表达及其抗虫鉴定. 岳润清,铁双贵,陈小洁,齐建双,韩小花,燕树峰,徐玉格,林鸿. 2013

[5]加快玉米螟赤眼蜂群体的改良、生产和应用. 武予清. 2010

[6]不同施肥量与缩节安用量对麦后直播短季棉产量的影响. 李伶俐,马宗斌,谢德意,房卫平,杨铁钢. 2005

[7]棉花工厂育苗无土移栽密度在新乡市的筛选. 吕海英,周燕萍,职承禄,杨铁钢. 2009

[8]1985-2013年河南省棉花品种试验及审定概述. 刘桂珍,马宗斌,霍晓妮,王振宇,李武,张金宝. 2014

[9]棉花工厂化育苗无土移栽密度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程振勇,吕海英,周燕萍,闪红,何伟娜,杨铁钢,职承禄. 2008

[10]两苗互作棉花工厂化育苗简要技术规程. 郭红霞,侯玉霞,胡颖,杨铁钢. 2011

[11]豫北地区短季棉施钾与经济效益分析. 孙克刚,李锦辉,李贵宝,焦有,王英,扬占平. 1999

[12]植物微生物区系和植物抗病性研究. 王守正,王海燕,李洪连,于思勤,袁红霞,岳红宾. 2001

[13]转抗病基因棉花荒地生存竞争能力研究. 王振宇,蒋媛媛,马奇祥,崔小伟,娄永尚,赵辉. 2010

[14]棉花抗黄萎病的RAPD标记. 房卫平,许守明,孙玉堂,唐中杰,王家典. 2001

[15]河南省棉花黄萎病菌培养特性与致病力分化研究. 杨凤祥,桑茜,马奇祥,李洪连,汪敏. 2009

[16]高产杂交棉数量性状组间的多元统计分析. 曹雯梅,王振宇,杨青华,刘松涛,赵威. 2011

[17]试验地点选择对棉花产量鉴别的影响. 王振宇,马奇祥,郭小平,张献龙. 2009

[18]棉花套播最优栽培模式研究. 孙书安,信愉平,孟菊茹. 1993

[19]棉花麦后移栽与麦棉套种综合效益比较. 马奇祥,王振宇,崔小伟,郝俊杰,杜学云. 2010

[20]氟铃·辛硫磷20%乳油在棉花上的残留与消解动态. 刘进玺,王亚平,钟红舰,董小海,吴绪金.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