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麦红吸浆虫不同监测与施药方法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郝亚楠 1 ; 苗进 2 ; 武予清 2 ; 仵均祥 1 ; 成卫宁 1 ;

作者机构: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麦红吸浆虫;淘土法;黄板诱集法;药剂;施药方法

期刊名称: 应用昆虫学报

ISSN: 2095-1353

年卷期: 2014 年 51 卷 06 期

页码: 1628-163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筛选出与麦红吸浆虫危害程度关系密切的监测方法,以及合适的施药方法与药剂种类,为有效控制其危害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淘土和黄板诱集两种监测方法所得虫量与小麦穗被害率和单穗虫口进行回归分析,确定其与危害程度的相关性;通过比较小麦孕穗期撒毒土、抽穗期喷雾施用吡虫啉和毒死蜱防治麦红吸浆虫后小麦穗被害率和单穗虫口,选出合适的药剂种类和施药方法。【结果】小麦穗被害率和单穗虫口均与黄板监测到的成虫数量线性相关,与淘土所获幼虫量不相关。喷雾法和撒毒土法施用2种药剂后小麦穗被害率和单穗虫口呈现相同规律,即毒死蜱喷雾<毒死蜱毒土<吡虫啉喷雾<吡虫啉毒土。其中喷施毒死蜱处理的穗被害率与对照相比减少79.55%。【结论】黄板诱集比淘土法更适合监测麦红吸浆虫危害情况,抽穗期是防治麦红吸浆虫的最佳时期,在此时喷施毒死蜱可有效控制其危害。

  • 相关文献

[1]不同施药时期药剂对麦红吸浆虫的防治效果. 段爱菊,刘顺通,张自启,刘长营,武予清. 2011

[2]不同药剂和不同施药方法防治农田灰巴蜗牛效果评价. 马丽,弓利英,袁水霞,王素平,刘松涛,王应君,封洪强. 2014

[3]麦红吸浆虫区域分布的GIS分析. 郁振兴,吴乾坤,武予清,闫凤鸣,李迎刚,蔡朋飞. 2011

[4]麦红吸浆虫在我国的发生、危害及防治. 蒋月丽,苗进,巩中军,李彤,武予清,罗礼智. 2013

[5]麦红吸浆虫唾腺EST-SSRs的信息分析及分子标记筛选. 吴仁海,罗礼智,武予清,蒋月丽,苗进,巩中军. 2011

[6]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麦红吸浆虫转录组分析. 蒋月丽,李彤,武予清,苗进,巩中军,段云,刘启航. 2020

[7]不同地区麦红吸浆虫圆茧过冷却点的测定. 陈华爽,雷朝亮,武予清,都振宝,苗进,段云,蒋月丽. 2012

[8]麦红吸浆虫成虫对线偏振光的趋性. 蒋月丽,李彤,巩中军,段云,苗进,武予清. 2016

[9]麦红吸浆虫及其卵寄生蜂混合种群空间格局. 苗进,武予清,郁振兴,陈华爽,蒋月丽,段云. 2011

[10]小麦抽穗期与麦红吸浆虫成虫发生期的同步性及其受害程度. 武予清,段爱菊,张自启,刘长营,刘顺通. 2015

[11]不同色彩粘板对麦红吸浆虫成虫的诱集效果比较. 黎丹,马晨,刘顺,武予清,何运转. 2012

[12]麦红吸浆虫在麦株之间活动高度的分析. 夏鹏亮,武予清,尚素琴,蒋月丽,邵君霞. 2011

[13]小麦品种的麦红吸浆虫抗性分级方法及抗性评价. 武予清,段爱菊,张自启,刘长营,刘顺通,蒋月丽,苗进,段云,巩中军. 2013

[14]呋虫胺防治穗期麦红吸浆虫的田间药效试验. 段云,孙志刚,蒋月丽,巩中军,李彤,武予清. 2016

[15]麦红吸浆虫随气流远距离扩散的轨迹分析. 苗进,武予清,郁振兴,陈华爽,刘顺通,蒋月丽,段云. 2011

[16]麦红吸浆虫在不同滞育温度和时间条件下羽化率的初步研究. 蒋月丽,武予清,段云,苗进. 2012

[17]小麦品种对麦红吸浆虫抗虫性鉴定. 马卓,黎丹,陶晡,武予清,杨宁,何运转,刘廷辉. 2014

[18]麦红吸浆虫成虫田间垂直分布及扩散. 苗进,武予清,巩中军,朱昆,段云,蒋月丽,李彤. 2012

[19]应用MAXENT模型评价我国麦红吸浆虫分布初报. 武予清,郁振兴,陈华爽. 2010

[20]小麦品种对麦红吸浆虫抗性的初步鉴定结果. 蒋月丽,刘顺通,段爱菊,张自启,刘长营,苗进,武予清.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