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播种量对华南优质籼稻钵体秧苗素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覃元钰 1 ; 郑章荣 2 ; 傅友强 3 ; 梁开明 3 ; 何秋敏 3 ; 徐强辉 2 ; 汪文娟 4 ; 林阿典 2 ;

作者机构: 1.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2.广州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

3.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4.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优质稻;播种量;钵体秧苗;秧苗素质;空穴率;籼稻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11 期

页码: 120-126

摘要: 以华南优质杂交籼稻泰丰优208和常规籼稻南晶香占为材料,研究了小、中和大3种播种量对秧苗长势、空穴率、株高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晶香占在大播种量时的成苗率比小播种量降低6.1%,泰丰优208在各播种量时的成苗率差异不显著。随着播种量的增大,水稻空穴率显著下降。泰丰优208和南晶香占在大播种量时的空穴率分别比小播种量降低2.90%和5.08%。泰丰优208秧苗前期(0~7 d)的株高播种量的增加而增加,后期(7~13 d)随着播种量的增加而下降;南晶香占前期株高随播种量增加而下降,后期株高保持不变。秧苗前期根系、地上部和总生物量都随播种量的增加而增加,后期则下降,插秧前的秧苗根系、地上部和总生物量不受播种量的影响。播种量与成苗率、空穴率、插秧前的株高呈显著负相关,与秧苗前期生物量呈正相关。大播种量(3~4粒/孔)能减少空穴率,协调秧苗株高和生物量的增加,从而提高钵体秧苗的群体质量。

  • 相关文献

[1]特优质、高效籼稻品种七山占的推广应用. 江奕君,高云. 2006

[2]国标优质籼稻的稻米品质与淀粉RVA谱特征研究. 何秀英,程永盛,刘志霞,陈钊明,刘维,卢东柏,陈粤汉,廖耀平. 2015

[3]优质稻核心种质丰八占衍生系统的育种成效和理想株型模式研究. 周少川,李宏,黄道强,卢德城,缪若维. 2004

[4]华南优质籼稻抗稻瘟病性分析及抗病育种对策. 朱小源,杨祁云,伍尚忠. 2002

[5]不同施肥方式和播种量对华南直播稻产量的影响. 傅友强,梁开明,麦国勋,潘华荣,许浩奇,潘俊峰,胡香玉,钟旭华,黄农荣. 2021

[6]优质常规稻新品种五山美占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王志东,周少川,李宏,黄道强,赖穗春,周德责,王重荣,李康活. 2016

[7]优质常规稻新品种黄银占的选育. 王志东,周少川,赖穗春,李宏,黄道强,卢德城,周德贵,王重荣,李康活. 2014

[8]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推进广东优质稻发展. 涂从勇,肖昕,王丰. 2018

[9]优质稻'美香占2号'与'齐新占'籽粒和精米的代谢产物差异分析. 陈宜波,周少川,王志东,王重荣,李宏,黄道强,周德贵,赵雷,龚蓉,潘阳阳. 2021

[10]优质稻新品种美雅占的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应用实例. 赖穗春,王志东,周德贵,李宏,黄道强,卢德城,周少川. 2010

[11]广东省近40年常规水稻审定品种特性分析. 潘阳阳,黄道强,王重荣,王志东,李宏,周德贵,陈宜波,赵雷,龚蓉,周少川. 2023

[12]优质稻新品种茉莉软占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周德贵,周少川,李宏,黄道强,卢德城,王志东,赖穗春,付崇允. 2008

[13]国标一级优质稻品种黄华占的选育及应用. 周少川,李宏,黄道强,卢德城,赖穗春,王志东,周德贵,李康活,王重荣,李辉. 2012

[14]广东省优质稻新品种的示范与推广. 陈荣彬,陈友订,陈建伟,陈文丰,吴东辉. 2004

[15]绿色广适性优质稻品种的系谱分析及育种应用研究. 赵雷,周少川,王重荣,李宏,黄道强,王志东,周德贵,陈宜波,吴玉坤. 2018

[16]高产优质抗病广适型水稻新品种黄软占的选育及其育种方法——水稻核心种质育种实例. 王志东,周少川,赖穗春,李宏,黄道强,卢德城,周德贵,王重荣,李康活. 2012

[17]华南籼稻新品种(组合)早季品质性状的综合分析和讨论. 周少川,李宏,王家生,黄道强,谢振文,卢德城. 2001

[18]优质稻核心种质育种的进展与研究重点. 周少川,李宏,卢德城,黄道强. 2004

[19]优质稻新品种黄丝占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应用实例. 赖穗春,周少川,李宏,黄道强,卢德城,王志东,周德贵. 2009

[20]优质稻新品种丰粤占的选育. 周德贵,黄道强,李宏,卢德城,王志东,赖穗春,周少川.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