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燕山丘陵温热区宜机收玉米品种配套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董喆 1 ; 边丽梅 1 ; 张昊 1 ; 郑伟 1 ; 张丽妍 1 ; 郝春雷 1 ; 孟繁盛 1 ; 慈艳华 1 ; 杜江洪 1 ;

作者机构: 1.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玉米;机械收获;品种;种植模式;密度

期刊名称: 作物研究

ISSN: 1001-5280

年卷期: 2021 年 002 期

页码: 118-123,128

摘要: 为了解决春玉米生产中存在的耐密宜机收品种缺乏、机械化程度低及配套关键技术不完善等导致的春玉米生产效率低的问题,于2019年在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试验基地开展宜机收品种迪卡159、金科玉3308、利禾5及相关配套技术的集成研究。结果表明:迪卡159采用全膜双垄沟播膜下滴灌种植模式、种植密度为9.0万株/hm2时,田间落穗损失率、落粒损失率和倒伏率分别为3.37%、0.54%和1.32%,且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分别为14 121.0 kg/hm2和16 014.9元/hm2。燕山丘陵温热区宜机收品种迪卡159和金科玉3308适宜采用全膜双垄沟播(40~80 cm)、膜下滴灌和种植密度为9.0万株/hm2的机械籽粒直收配套栽培模式。研究结果可为本地区春玉米籽粒直收技术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 相关文献

[1]河套地区甜椒套种玉米试验初报. 张旭,胡栓红,史有国,莫日陶格斯,陈立宇,李彦标,刘晓东. 2011

[2]糜子在不同密度和干旱胁迫条件下的抗倒伏品种筛选试验. 高志军,杨文耀,房永雨,王树生. 2019

[3]种植密度对内蒙古盐碱旱区不同棉花品种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 罗振,辛承松,咸丰,杨建强,苏和,董合忠. 2016

[4]河套黄灌区内单314玉米高产栽培试验. 杨文耀,郭富国,安玉麟,李荣富,张来厚,刘昌礼,李杰,赵强. 2009

[5]宽窄行种植对赤峰市玉米产量的影响. 边丽梅,霍剑锋,孟繁盛,慈艳华,郑伟,张丽妍,董喆,张昊,郝春雷. 2016

[6]氮磷钾配施和密度对玉米产量的效应分析. 郑伟,张丽妍,边丽梅,董喆,张昊,郝春雷,霍剑锋,孟繁盛,慈艳华. 2015

[7]玉米品种合饲4号的选育及其不同密度下生物产量与光合特性研究. 张坤明,逯晓萍,薛春雷,董婧,李俊伟,韩平安,张瑞霞,李美娜. 2018

[8]种植密度对春玉米广德5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的影响. 张向前,贾凯,路战远,郭晓霞,白岚方,程玉臣,孙峰成,郭小刚. 2018

[9]绵羊Hoxc8与dll基因甲基化的位置、密度与功能. 赵静,张立岭,巴图. 2011

[10]赤峰地区玉米品种选择关键技术探讨. 慈艳华,霍剑锋,孟繁盛,郑伟,边丽梅,张丽妍,郝春雷,杨艳梅,王洪志. 2011

[11]内蒙古玉米品种审(认)定现状与育种对策. 冯勇,苏二虎,赵瑞霞,张来厚,孙峰成,刘志雄,石海波. 2009

[12]不同玉米品种间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差异性. 宁朝辉,董喆,张丽妍,郑伟,边丽梅,郝春雷,张昊,孟繁盛. 2014

[13]准格尔旗黄土高原集雨补灌区不同玉米品种灌浆速率分析. 苏艳华,潘学标,段玉,张屏. 2005

[14]燕山北部丘陵温热区适宜机械粒收玉米品种的筛选. 张昊,郝春雷,董喆,郑伟,边丽梅,张丽妍,慈艳华,孟繁盛. 2020

[15]玉米新品种赤单238的选育及应用. 边丽梅,郑伟,张丽妍,董喆,张昊,郝春雷,慈艳华,杜江洪,孟繁盛. 2020

[16]呼和浩特地区玉米品种适应性分析. 刘先芬,刘小月,王殿清,张继,高日平,韩云飞,任永峰,赵沛义. 2020

[17]大兴安岭岭东温凉区玉米机械粒收品种筛选及籽粒含水率对粒收质量的影响. 赵瑞霞,石海波,梁红伟,李惠智,李强,邹菲,张静,张来厚,魏淑丽,侯旭光. 2020

[18]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籽粒脱水特性和机收质量的影响. 刘亚楠,路战远,孙峰成,张向前,张佳倩,包额尔敦嘎,冯晔,于洋,钱德芳. 2022

[19]2005年内蒙古玉米审定品种分析及育种建议. 苏二虎,冯勇,赵瑞霞,张来厚,孙峰成,刘志雄. 2007

[20]河套灌区玉米适宜种植密度及其高产栽培品种研究. 刘偲琪,何忠萍,包珺玮,樊秀荣,高海燕,张艳,张红萍,代丞,孙秀云,赵晓宇.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