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兆新 1 ; 张婷婷 1 ; 郭萌萌 1 ; 孙晓杰 1 ; 宋才湖 1 ; 周德山 2 ; 宋新成 2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2.连云港市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关键词: 固相吸附毒素示踪监测技术;贝类毒素;吸附剂
期刊名称: 渔业科学进展
ISSN: 2095-9869
年卷期: 2016 年 37 卷 05 期
页码: 162-16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固相吸附毒素示踪监测技术(Solid Phase Adsorption Toxin Tracking,SPATT)是一项新的贝类毒素监测技术。该技术模拟滤食性贝类摄食过程,利用内含吸附剂的采样器富集水体中的贝类毒素,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技术或酶联免疫检测技术,可以对产毒藻类的暴发以及贝类毒素污染进行示踪研究。SPATT监测技术与贝类监测法、浮游藻类监测法相比,具有取样操作简单、检测成本低等优点,已成为贝类毒素污染监测技术研究的热点。本综述针对SPATT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进行阐述,对技术适用监测的毒素种类、吸附材料的优劣等进行分析。
- 相关文献
[1]原多甲藻酸贝类毒素的研究进展. 李爱峰,韩刚,于仁成. 2008
[2]辛基功能化离子液体键合硅胶固相萃取海水中贝类毒素的方法研究. 孙晓杰,丁海燕,谭杰,邢钧,郭萌萌,邢丽红,李兆新,翟毓秀. 2020
[3]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水产及水产加工品专业委员会第33届会议概况. 郭莹莹,王联珠,殷邦忠,郭薇,林洪,李乐,朱文嘉. 2015
[4]桑沟湾养殖牡蛎中贝类毒素监测及预警. 宿志伟,赵峰,姜雪,刘远平,刘志敏,牟伟丽,周德庆. 2017
[5]生物传感器在贝类毒素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邹琴,李刘冬,陈培基,王霞. 2009
[6]利用亲水作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贝类毒素研究进展. 郑旭颖,孙晓杰,李兆新,邢丽红,蒋万枫. 2024
[7]贝类毒素检验及排除方法的研究进展. 马敬军,曾名勇,周德庆. 2003
[8]基于新型离子液体凝胶一步式快速富集孔雀石绿. 李佩仪,孙蒙蒙,秦海洋,李沅鑫,吴立冬.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河口鱼类生态廊道研究进展
作者:张婷婷;赵峰;王思凯;杨刚;张涛;袁瑞
关键词:河口鱼类;生态廊道;通道路径识别;生境保护修复
-
施氏鲟精子超低温冷冻前后的蛋白组学分析
作者:陈张帆;丁兰清;程鹏;胡谋;张婷婷;黄红涛;杜合军;陈松林
关键词:施氏鲟;精子冷冻损伤;差异蛋白;4D label-free
-
盐度对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在海水-沉积物界面吸附行为的影响
作者:姜舒祺;毕宇杰;张涛;冯志华;耿倩倩;谭志军;郭萌萌
关键词: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海水;沉积物;盐度;吸附;新污染物
-
全氟辛酸(PFOA)对菲律宾蛤仔血淋巴的毒性效应研究
作者:龚秀琼;周扬;李风铃;郭萌萌;耿倩倩;谭志军;姚琳;江艳华;曲梦
关键词:全氟辛酸;菲律宾蛤仔;免疫毒性;血细胞;生态风险
-
半滑舌鳎响应急性高温胁迫的生理变化和相关基因表达
作者:王润;刘洋;杨英明;王婧;张婷婷;林梦娇;王磊;陈松林
关键词:半滑舌鳎;急性高温胁迫;肝脏;细胞凋亡;抗氧化酶;热休克蛋白基因
-
中华绒螯蟹产卵场生境质量指数的构建及应用
作者:杜楠;张婷婷;耿智;张涛;杨刚;赵峰;庄平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产卵场;生境质量评价;繁殖表现特征;数量分布特征
-
利用亲水作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贝类毒素研究进展
作者:郑旭颖;孙晓杰;李兆新;邢丽红;蒋万枫
关键词:贝类毒素;亲水作用色谱-质谱联用(HILIC-MS);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