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双抗夹心ELISA检测转Bar基因抗除草剂大豆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小宇 1 ; 张春雨 1 ; 郭东全 1 ; 张淋淋 2 ; 尤晴 3 ; 董英山 1 ; 王永志 1 ; 李启云 1 ;

作者机构: 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东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3.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Bar;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大豆;检测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16 年 37 卷 04 期

页码: 222-2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快捷有效地检测转Bar基因抗除草剂大豆,利用已制备的抗除草剂Bar基因编码蛋白,膦丝菌素乙酰转移酶(phosphinothricin acetyltransferase,PAT)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建立PAT蛋白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对转Bar基因抗除草剂大豆不同组织材料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显示,最佳检测条件为捕获抗体质量浓度0.125μg/m L,包被酶标板,37℃孵育1 h后4℃静置过夜,检测样品37℃孵育1.5 h,检测抗体质量浓度6.25μg/m L,37℃孵育1.5 h;PAT蛋白的最低检测限为0.04 ng/m L,大豆蛋白体系中为8 ng/m L;重复性变异系数小于3%。利用上述检测条件,对实验建立的转Bar基因抗除草剂大豆进行PAT蛋白定量检测,成功地在根、茎、花、叶、种子不同部位检测到该蛋白的表达。

  • 相关文献

[1]CP4-EPSPS蛋白抗原表位鉴定及其快速DAS-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候吉超,李忠鹏,梁雨欣,张春雨,于寒松,李小宇,王永志. 2021

[2]CP4-EPSPS蛋白抗体的制备及其夹心ELISA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候吉超,李忠鹏,李小宇,张春雨,于寒松,王永志. 2020

[3]转Cp4 epsps基因大豆快速DAS-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候吉超,李忠鹏,梁雨欣,张春雨,李小宇,王永志. 2021

[4]基因枪法转化粳稻胚性愈伤组织获得转基因植株. 林春晶,王景余,林秀峰,林秀云,姚丹,董英山. 2003

[5]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玉米自交系LG11的获得及抗性分析. 岳润清,李文兰,孟昭东. 2024

[6]大豆生物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赵桂兰. 2004

[7]杂交大豆开发的进展与问题. Huan Sun,孙寰. 2012

[8]吉林省新育成大豆品种SSR指纹图谱身份证的构建. CHEN Liang,陈亮,范旭红,FAN Xuhong,ZHENG Yuhong. 2015

[9]杂交大豆制种技术研究进展. 王跃强,王曙明,赵丽梅,孙寰,李建平. 2004

[10]吉林省大豆生产回顾与展望. 闫晓艳,邱强,石一鸣. 2004

[11]吉林省大豆生产回顾与展望. 闫晓艳,邱强,石一鸣. 2004

[12]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对大豆脂肪含量的影响. 闫日红,杨光宇,王昱,刘宝泉,杨振宇. 2003

[13]世界大豆育种研究进展与动向. 王曙明,王跃强,赵丽梅,孙寰. 2004

[14]杂交大豆合理群体结构的研究. 闫晓艳,邱强,石一鸣. 2006

[15]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育种研究与展望. 富健,王新风,孟凡刚,马巍. 2009

[16]地理远缘杂交高产大豆新品种吉育65的选育. 闫日红,刘宝泉,孙志强,田佩占,胡桂芳,王昱. 2003

[17]大豆铁胁迫研究进展与分析. 邱强,Qiu Qiang,Zhang Wei. 2013

[18]东北地区部分细毛羊羊毛品质检测分析. 王春昕,张明新,郑文新,姜怀志,宫平,赵云辉,汪孟丽. 2012

[19]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检测新方法的研究. 王双龙. 2017

[20]离子色谱法检测食品中硼酸及硼酸盐. 孙振,张鑫,赵岭乐.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