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极早熟玉米品种籽粒脱水特性的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谭福忠 1 ; 韩翠波 2 ; 邹双利 2 ; 刘振江 3 ; 籍依安 3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

2.齐齐哈尔市种子管理处

3.依安县第一良种场

关键词: 极早熟;玉米;籽粒;脱水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08 年 24 卷 07 期

页码: 161-16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采用裂区设计方式,对5个极早熟玉米品种的籽粒含水率及脱水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间生理成熟时的籽粒含水率存在显著差异,变化幅度为35.61%~42.17%;收获时的籽粒含水率品种间差异极显著,变化幅度为15.49%~28.50%。抽丝后35d至生理成熟前籽粒平均脱水速率品种间差异显著,变化范围为0.5296%/d~0.9007%/d;生理成熟后至收获期籽粒的平均脱水速率品种间差异显著,变化范围为0.4246%/d~0.5935%/d。出苗至抽丝的天数、株高、灌浆期绿叶数、单穗产量等性状与籽粒含水量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穗长和穗粗等性状对脱水速率有显著影响。另外试验条件下相对湿度对生理成熟后部分品种的脱水速率影响显著。

  • 相关文献

[1]黑龙江春玉米种植区高产品种籽粒灌浆、脱水特性及产量分析. 戴凌燕,刘玉涛,王宇先,殷奎德,唐呈瑞,迟莉,张树权. 2015

[2]极早熟玉米新品种南北73与栽培技术. 陈海军,鞠伟,巩双印,李金良,陈凤芝,吴瑶,吴俊彦. 2020

[3]中国北部地区极早熟玉米的生产及发展方向. 谭福忠,刘兴焱,杨耿斌,何长安. 2007

[4]极早熟玉米自交系kl_3的选育、评价及利用. 刘兴焱,王巍,谭福忠,林彦军,王男,杨广东,杨耿斌. 2005

[5]极早熟玉米新品种克玉18. 何长安,纪春学,王辉,杨耿斌,张恒,刘兴焱. 2017

[6]极早熟玉米新品种克玉1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王巍,刘兴焱,何长安,纪春学,杨耿斌,王辉,张恒. 2014

[7]黑龙江省极早熟玉米品种发展现状与趋势. 何长安. 2010

[8]不同杂种优势模式下玉米苞叶和籽粒表型可塑性差异分析. 李昕,蔡泉,郭晓明,李树军,李云龙,李思楠,殷跃,王港庆,张建国. 2021

[9]不同熟期玉米籽粒含水量与经济效益的相关性研究. 宋英博. 2022

[10]玉米籽粒灌浆速度研究进展. 闫淑琴. 2006

[11]玉米籽粒主要品质性状的分子遗传研究进展. 王丽珊,张建国,于滔,曹士亮,杨耿斌,李文跃,王成波,段雅娟,欧英卓,赵晴,刘长华. 2022

[12]黑龙江省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灌浆脱水及产量品质特性. 周颖,张立国,顾万荣,刘晓双,左师宇,曹鑫波,李晶,魏湜. 2017

[13]高纬寒地早熟玉米制种技术. 张作峰. 1999

[14]水稻新品种黑粳1518的选育. 商全玉,杨秀峰,张立军,吴振明,张习文. 2020

[15]极早熟水稻新品种龙粳4344. 王桂玲,刘乃生,周雪松,宋成艳,鄂文顺,陆文静. 2019

[16]极早熟高产水稻新品种黑粳9号. 商全玉,杨秀峰,王万霞,张立军,吴振明,张习文,吴俊彦. 2018

[17]极早熟优质水稻新品种黑粳9号种植前景分析. 商全玉. 2019

[18]极早熟大豆新品种合农8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张振宇,徐杰飞. 2020

[19]极早熟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黑粳15. 商全玉,刘安晋,王松,刘柏庆,刘显元,张习文,吴俊彦,刘凯. 2024

[20]极早熟加工型红辣椒龙椒8号的选育. 张慧,张晓东,詹云,冯一新,温玲.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