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辉 1 ; 谭诚 1 ; 周晓月 1 ; 马洪波 1 ; 许仙菊 1 ; 汪吉东 1 ; 宁运旺 1 ; 张永春 2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2.江苏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甘薯;速效氮、磷、钾;丰缺指标;推荐施肥
期刊名称: 土壤
ISSN: 0253-9829
年卷期: 2022 年 54 卷 004 期
页码: 676-68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根据2009—2014年在长江中下游薯区实施的68个氮、磷、钾肥料用量田间试验结果,建立了基于养分丰缺指标法——肥料效应函数的甘薯氮、磷、钾施肥指标体系.结果表明:施用氮肥、磷肥、钾肥均对甘薯具有极显著的增产效果(P<0.01);植薯土壤水解性氮含量的"高"、"低"指标分别为170 mg/kg和100 mg/kg,有效磷含量的临界指标为17 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高"、"低"的指标分别为110 mg/kg和30 mg/kg;高产田块甘薯的氮、磷、钾肥最佳经济推荐施用量分别为N 125 kg/hm2、P2O5160 kg/hm2和K2O 182 kg/hm2,中低产田块的氮、磷、钾肥最佳经济推荐施用量分别为N 155 kg/hm2、P2O5120 kg/hm2和K2O 220 kg/hm2.
- 相关文献
[1]长江中下游薯区品种区域试验概况和产业发展建议. 邱军,李育明,卢跃华,王大一,孙明芳. 2005
[2]长江中下游薯区甘薯农户施肥现状调查分析. 张辉,贺娟,梁健,孙厚俊,唐忠厚,宁运旺,汪吉东,张永春. 2021
[3]长江中下游小麦品种的灌浆速率及产量结构. 张平平,刘婷婷,马鸿翔,姚金保,耿志明,杨丹. 2012
[4]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新品种丰产稳产性的评价. 姚金保,张鹏,马鸿翔. 2019
[5]苏皖鄂地区一季稻产量灾损的风险区划. 黄维,杨沈斌,石春林,于庚康,高苹,陈德,王萌萌. 2018
[6]长江中下游小麦品种产量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 姚国才,姚金保,杨学明,王书文,彭海刚. 2002
[7]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种质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杨丹,姚金保,杨学明,周淼平,马鸿翔. 2015
[8]长江中下游集约农区牧草周年高效供青生产系统的研究. 钟小仙,顾洪如,江海东. 2003
[9]长江中下游地区太阳辐射变化及其对光合有效辐射的影响. 宣守丽,石春林,金之庆,曹宏鑫,魏秀芳,王晶晶. 2012
[10]气候变化对长江中下游平原粮食生产的阶段性影响和适应性对策. 石春林,金之庆,葛道阔,苏高利. 2001
[11]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产量育种方向及策略探讨. 姚国才,马鸿翔,姚金保,张鹏,杨学明. 2010
[12]自然环境高温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稻结实率的影响及模拟. 宣守丽,石春林,刘杨,薛昌颖,张文宇,曹宏鑫. 2017
[13]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品种品质现状分析. 姚金保,姚国才,杨学明,钱存鸣. 2006
[14]‘徐薯25’与‘徐22-5’正反交后代薯块品质性状遗传倾向研究. 王欣,张允刚,唐忠厚,唐维. 2012
[15]氮磷钾缺乏对甘薯前期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NING Yun-wang,宁运旺. 2012
[16]甘薯抗病毒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李洪民,邢继英,马代夫,谢逸萍,李秀英. 2005
[17]甘薯高淀粉育种研究. 李洪民,马代夫,李秀英,谢逸萍,马飞. 2003
[18]甘薯F1代胡萝卜素含量测定及遗传趋势探讨. 谢逸萍,马飞,李洪民,李秀英,李强,马代夫,许士礼. 2005
[19]农杆菌介导的甘薯遗传转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李强,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刘庆昌,马代夫. 2005
[20]高抗茎线虫病高淀粉育种材料的鉴定和利用. 李秀英,马代夫,李洪民,谢逸萍,李强,周忠.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土壤含盐量对滨海盐渍农田土壤氮素转化和淋失特征的影响
作者:董岳;胡奕婷;张辉;徐聪;聂亚锋;马艳;汪吉东
关键词:滨海盐渍土;土壤盐分;硝化作用;硝态氮淋失;氮素迁移转化
-
土壤调理剂对酸性土壤的改良及夏玉米增产效果
作者:李丹;曹云;汪吉东;张晶;孙倩;龙玉娇;黄红英;徐跃定;靳红梅
关键词:土壤调理剂;玉米;养分;有机质;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
-
噬菌体与细菌生物膜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万启旸;包红朵;张辉;朱树娇;王冉;周艳
关键词:噬菌体;细菌生物膜;抗菌;噬菌体应用
-
不同腐熟粪肥对东台西瓜产质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作者:夏阳洋;荀贤玉;孟爱红;何玲玲;马洪波
关键词:东台西瓜;腐熟粪肥;产量;品质;土壤理化性质
-
生物质炭和有机肥配施对水稻土溶解性有机质光谱学特征的影响
作者:梁栋;周巧林;张辉;马洪波;宁运旺;张永春;徐聪;焦加国;汪吉东
关键词:生物质炭;有机肥;溶解性有机质;紫外-可见光谱;三维荧光光谱;交互作用
-
丛枝菌根真菌对甘薯源库关系、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石琨;袁洁;叶佳敏;于倩倩;黄卉;汪吉东;朱国鹏;徐聪;张辉;张永春
关键词:甘薯;丛枝菌根真菌;源库关系;根际效应;养分吸收
-
甘薯连作障碍发生的土壤养分因素探讨
作者:许仙菊;姜晓蕊;陈丹艳;张永春;汪吉东;冯冰;钟月华
关键词:连作年限;甘薯;土壤养分;障碍因素;土壤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