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酯酶同工酶电泳鉴定天优122、培杂双七种子纯度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黎杰强 1 ; 彭艺 2 ; 徐翔飞 1 ; 邓羽中 1 ; 刘晖 1 ; 张顺佳 1 ; 范红超 1 ;

作者机构: 1.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广东省农科院良种苗木中心

关键词: 酯酶同工酶;杂交稻;天优122;培杂双七;种子纯度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05 年 05 期

页码: 24-26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水稻秧苗针叶期的酶粗提液进行酯酶同工酶(EST)电泳分析结果表明:天优122不但具备父母本互补酶带EST3、Est4,同时也具备父本酶带Est7及母本酶带Est11、Est12,F1与双亲的酯酶酶带强弱有差异;而培杂双七不但具备父母本互补酶带Est3、Est4,同时也具备父本酶带Est8、Est9、Est10、Est11和Est12,F1与双亲的酯酶酶带强弱也有差异,说明利用酯酶同工酶鉴定杂交稻品种天优122、培杂双七的种子纯度是可行的。

  • 相关文献

[1]杂交稻天优122春季抛秧制种技术. 余明云,程俊彪,李曙光,符福鸿,冯国辉. 2006

[2]高产优质两系杂交稻培杂双七的选育与应用. 王丰,彭惠普,廖亦龙,李曙光,伍应运,黄德娟. 2000

[3]不同栽培环境条件对优质杂交稻培杂双七稻米品质的影响研究. 柳武革,刘振荣,李曙光,廖亦龙,黄德娟,彭惠普,王丰. 2004

[4]高产优质抗病杂交籼稻新组合天优122的选育与应用. 梁世胡,李传国,符福鸿,黄慧君,朱满山. 2006

[5]RAPD技术鉴定番茄一代杂种粤星种子纯度的研究. 蒲汉丽,李乃坚,黄爱兴,王得元,庄楚雄. 2000

[6]基于SSR分子标记的‘汇丰2号’辣椒杂交种子纯度和真实性鉴定. 赵威,徐晓美,徐小万,衡周,王恒明,陈金金,吴智明. 2023

[7]SSR分子标记检测杂交稻种纯度的技术改良. 吴柔贤,刘军,刘勤坚,张文虎. 2018

[8]基于SSR分子标记的‘粤秀3号’黄瓜杂交种子纯度及真实性鉴定. 金庆敏,林毓娥,王瑞,钟玉娟,吴廷全. 2023

[9]化杀杂种稻优杂1号对母本的竞争力评价. 姚萍飞,屠曾平,蔡惟涓. 1997

[10]碧绿3号苦瓜种子纯度的RAPD检测研究. 张菊平,张兴志,张长远. 2004

[11]用于长绿2号苦瓜种子纯度鉴定的SSR分子标记的开发. 姚春鹏,张晓爱,吴廷全,邓洁,金庆敏,李海达,王瑞娟,张长远. 2019

[12]RAPD技术应用于超甜玉米种子鉴定. 胡建广,祁喜涛,李余良. 2002

[13]广东、海南普通野生稻酯酶同工酶的研究. 黎杰强,罗葆兴,潘大建,梁能. 1999

[14]放线菌GAAS7310高产菌株的选育研究. 胡珍娣,林壁润,沈会芳. 2009

[15]几种野生稻甲醇提取物对害虫的行为干扰及对酯酶同工酶的影响. 万树青,刘祥发,冯国忠,潘大建. 2006

[16]源自杂交稻组合“天优998”稻瘟病菌小种鉴定及其致病性分析. 杨健源,陈玉托,陈深,杨维新,陈喜劳,曾列先,朱小源. 2009

[17]杂交水稻育种成就与展望-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杂交水稻研究50年回顾. 王丰. 2020

[18]晚籼杂交稻LAI、SPAD和LTR的动态变化及对产量性状的影响. 廖亦龙,柳武革,王丰,刘迪林,孔乐,李金华,付崇允,曾学勤,朱满山,马晓智,霍兴. 2023

[19]优质杂交稻丰优428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骆房增,孙莹,骆韵芳. 2005

[20]广东省国标优质杂交稻育种进展. 程永盛,廖耀平,陈钊明,何秀英,陈粤汉.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