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LED光质对吉富罗非鱼生长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翟婉婷 1 ; 衣萌萌 2 ; 王淼 2 ; 卢迈新 2 ;

作者机构: 1.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热带亚热带水产资源利用与养殖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光质;罗非鱼;生长;应激

期刊名称: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7 期

页码: 1332-134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光照对鱼类的摄食、生长、应激、生殖及内分泌等生理活动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为探究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适宜的光质环境并揭示光质对其生长影响的机制,本研究以吉富罗非鱼为实验对象(49.2±3.2) g,设置5种LED光质处理组(红光,黄光,蓝光,绿光,白光)和1个黑暗组,并测定了各组罗非鱼的体成分、生长性能、胃消化酶活力和血液免疫酶活力以及皮质醇水平。结果显示:(1)黄光组罗非鱼摄食率(feeding rate, FR)最高、生长最快,增重率(weight gain rate, WGR)和特定生长率(specific growth rate, SGR)显著高于蓝、绿、白光组及黑暗组(P<0.05),且饵料系数(feed conversion ratio, FCR)显著低于上述4组(P<0.05),与红光组间无显著差异;绿光和黑暗条件下罗非鱼FR、WGR及SGR最低;(2)黄光组鱼体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除蓝光外的其他实验组(P<0.05),水分含量显著低于绿光、白光组和黑暗组(P<0.05);(3)红光组胃组织蛋白酶(protease, PES)和淀粉酶(α-amylase,α-AMS)活力均显著高于其他光质处理组(P<0.05);(4)绿光组血浆皮质醇(cortisol, COR)浓度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KP)活力显著高于其他光质处理组(P<0.05);黄光组血清溶菌酶(lysozyme, LZM)活力显著高于其他5组(P<0.05)。上述结果表明,红、黄光促进吉富罗非鱼生长,绿光对其形成胁迫而不利于生长。本研究对生产中提高养殖罗非鱼的福利水平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为罗非鱼工厂化养殖的光质环境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1]皱纹盘鲍南北方群体的高温应激和生长差异. 姚托,贾艳丽,何健,王瑞旋,王江勇. 2017

[2]饲料脂肪水平对奥尼罗非鱼幼鱼生长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甘晖,李坚明,冯广朋,龚竹林,黄凯,李家乐. 2009

[3]中草药预混料对罗非鱼生长性能和免疫抗病力的影响. 巩华,刘春花,赵长臣,孙承文,黄志斌,陆文雄,龚钜财. 2017

[4]罗非鱼对晶体蛋氨酸、包膜蛋氨酸利用的比较研究. 冷向军,田娟,陈丙爱,李小勤,文华. 2013

[5]吉富罗非鱼生长过程中氮收支变化的研究. 王振华,刘晃,宿墨,吴凡. 2013

[6]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选育系F_6~F_8二龄鱼生长对比研究. 钟金香,颉晓勇,李思发,蔡完其,叶卫,陈辉崇. 2008

[7]基于响应曲面法研究亚硝酸盐与养殖密度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与肝脏抗氧化力的影响. 强俊,杨弘,马昕羽,王辉,徐跑,何杰,朱志祥. 2015

[8]温度对施氏鲟幼鱼生长、摄食和肠道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BAI Hai-wen,白海文,ZHANG Ying,张颖,LI Xue. 2011

[9]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大口黑鲈生长及鱼体营养成分的影响. 牛纪锋,吴锐全,谢骏,王广军,余德光. 2010

[10]应激状态下鱼类糖皮质激素代谢及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徐磊,谢骏,刘波,戈贤平,何义进,潘良坤,周群兰,陈汝丽. 2010

[11]长江刀鲚的研究进展. 王美垚,崔明. 2019

[12]惊扰应激状态下大黄鱼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抗氧化活力的变化. 孙鹏,唐保军,姜亚洲. 2020

[13]斑节对虾CFSH基因的克隆及其多功能性探究. 庄明鸽,江世贵,周发林,黄建华,杨其彬,姜松,杨丽诗. 2020

[14]丙氨酰-谷氨酰胺对建鲤体外培养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王桂芹,芦洪梅,韩宇田,牛小天,李子平. 2012

[15]团头鲂黑素皮质素受体2基因克隆、组织分布和应激后的表达分析. 董晶晶,薛春雨,习丙文,梁利国,刘波,任鸣春,谢骏. 2014

[16]皮质醇(COR)介导的氨氮抑制团头鲂免疫功能. 郭红会,王勋伟,葛恒,王羽慧,李怡雯,李欣月,邹桂伟,梁宏伟,李莉. 2024

[17]团头鲂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组织表达分布及其在应激中的表达变化. 陈凯,习丙文,滕涛,秦婷,潘良坤,谢骏. 2019

[18]热休克蛋白研究进展及其在水产动物中的研究前景. 崔彦婷,刘波,谢骏,周群兰,戈贤平,徐跑. 2011

[19]鱼类应激生物学研究与应用. 赵建华,杨德国,陈建武,朱永久,李茜,冯宪斌,何勇凤,吴兴兵. 2011

[20]干露胁迫对刺参中韩群体杂交子一代应激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谭杰,王亮,马添翼,邹士方,孙慧玲,燕敬平,孙晓杰.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