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大规格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收获期主要生长性状显性效应的遗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户国 1 ; 谷伟 1 ; 孙鹏 1 ; 白庆利 1 ; 王炳谦 1 ;

作者机构: 1.淡水鱼类育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虹鳟;生长性能;加性效应;显性效应

期刊名称: 海洋与湖沼

ISSN: 0029-814X

年卷期: 2015 年 46 卷 04 期

页码: 922-92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优良品系选育第二世代群体作为试验群体,分别采用只含有加性效应和包括加性和显性效应的单性状动物模型估计了体质量、头长、体长、体宽、体厚等5个主要生长性状的加性遗传力和显性方差组分比率。只含有加性效应的模型结果显示,上述5个性状的遗传力在0.16—0.48之间,多为中等或较高遗传力;同时包括加性和显性效应的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上述5个性状的显性方差组分比率在0.24—0.67之间,均处于中等或较高水平。其中体长显性方差组分比率最低,为0.24,头长显性方差组分比率最高,为0.67。此外,与简单加性模型相比,同时包括加性和显性效应的模型估计的5个性状加性遗传力均有下降,在0.14—0.42之间,但是模型改变并没有影响到各性状加性遗传力大小数值的排序关系。本研究还发现,将显性效应纳入模型后,加性方差和随机残差都出现显著下降,提示只含有加性效应的混合模型中所期望的显性效应等非加性效应都可以简单地归入随机残差并不确切,如果将显性效应纳入育种规划,可以获得更大的遗传进展。

  • 相关文献

[1]星斑川鲽家系建立及遗传效应分析. 田永胜,李祥孔,段会敏,李洪,宋莉妮,陈张帆,唐江,王波,孙宗哲. 2016

[2]牙鲆选育F3代家系的建立及遗传效应分析. 田永胜,陈红林,齐文山,姜静,张英平,刘万军,李宝玉,刘寿堂,孙德强,陈松林. 2015

[3]饲料中肉骨粉和豆粕替代鱼粉对虹鳟生长和氮收支的影响. 曹逸铭,高勤峰,董双林,鞠文明,唐晓波. 2019

[4]饲料添加杜仲皮水提物对虹鳟生长、肠道组织学及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李礼,姜海波,姜志强,黎明,文明,姚丽,王常安,邵俭,袁国尚. 2020

[5]低聚木糖对三倍体虹鳟生长、抗氧化能力及肠道炎症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徐喆,王常安,刘红柏,韩世成,陆绍霞,冯淇元. 2021

[6]用大豆分离蛋白和肉骨粉代替鱼粉对虹鳟生产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徐奇友,李婵,杨萍,许红,王常安. 2008

[7]茶多酚对虹鳟生长性能、生化指标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徐奇友,李婵,许红,王常安,马建章. 2008

[8]不同硒源对虹鳟生长性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赵吉伟,张颖,卢彤岩,刘红柏,徐连伟,范兆廷. 2005

[9]低温下虹鳟工厂化养殖水体氨氮处理微生物数量的研究. ^A陈中祥^B1%^A曹广斌^B2%^A刘永^B3%^A蒋树义^B4%^A韩世成^B5. 2004

[10]用豆油代替鱼油对虹鳟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和组织酶活性的影响. 徐奇友,许红,李婵,杨萍,王常安. 2009

[11]复方中草药对虹鳟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孙裔雷,王荻,刘红柏. 2015

[12]4个虹鳟养殖品系的分子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徐浩,鲁翠云,郭薇,孙效文. 2013

[13]热应激对虹鳟部分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王艳妮,刘哲,康玉军,李珍,施海娜,张久盘,王建福,蒋丽,黄进强. 2015

[14]虹鳟完全双列杂交试验生长性状遗传分析. 李艳红,李宁,蒋丽,谷伟,张晓慧,杨润清,王炳谦. 2015

[15]虹鳟肠炎红嘴病病原菌的确定及其生长特性研究. 连浩淼,卢彤岩,刘红柏,尹家胜,张辉,李绍戊. 2015

[16]虹鳟体质量和主要体尺性状异速生长的遗传分析. 詹金绵,王炳谦,谷伟,刘英杰,杨润清. 2015

[17]用于鉴别大西洋鲑和虹鳟的生物传感检测方法. 赵紫霞,徐桂彩,李炯棠,杨世勇. 2017

[18]Sox9和amh基因在雌、雄虹鳟和伪雄鱼各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分析. 谷伟,黄天晴,徐革锋,王炳谦. 2019

[19]三倍体雌性虹鳟性腺发育阶段细胞色素相关基因的表达. 相福生,徐革锋,谷伟,黄天晴,刘晨斌,王炳谦. 2018

[20]盐度对虹鳟和硬头鳟幼鱼消化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的比较研究. 杨静雯,周演根,黄铭,熊莹槐,王芳,高勤峰,孙大江,董双林.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