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小波 1 ; 关攀锋 1 ; 辛明明 1 ; 汪永法 1 ; 陈希勇 1 ; 赵爱菊 1 ; 刘曼双 1 ; 李红霞 1 ; 张明义 1 ; 逯腊虎 1 ; 魏亦勤 1 ; 刘旺清 1 ; 张金波 1 ; 倪中福 1 ; 姚颖垠 1 ; 胡兆荣 1 ; 彭惠茹 1 ; 孙其信 1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作物遗传改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河北省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种质资源;耐热性;热感指数;生态区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9 年 52 卷 23 期
页码: 4191-420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利用热感指数作为耐热性鉴定指标,分别对冬、春小麦种质资源进行高通量耐热性鉴定,筛选耐热种质资源,为小麦耐热性育种提供材料基础。【方法】冬小麦材料采用延期播种、春小麦材料种植在温度有显著差异的地理环境下,人为致使小麦灌浆期遭遇高温胁迫。根据不同环境处理的千粒重值计算冬、春小麦各个材料的热感指数。依据热感指数,对来自中国不同小麦生态区和国外不同地区和组织的1 325份小麦种质资源,包括688份冬小麦和637份春小麦,分别进行耐热性评价。热感指数小于0.5为极耐热材料、大于等于0.5小于1为中等耐热材料、大于等于1小于1.5为中等热敏感材料、大于等于1.5为极敏感材料。【结果】冬小麦和春小麦热胁迫处理组灌浆期平均最高温度分别高于对照组1.91℃和7.09℃,且热胁迫处理组千粒重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降低。根据热感指数分级评价结果,极耐热冬、春小麦材料31和48份,占供试材料的4.51%和7.54%;极敏感冬、春小麦材料19和58份,占供试材料的2.76%和9.11%;其余大多数材料为中间类型(中等耐热材料和中等热敏感材料)。从中国小麦生态区域的地理分布来看,来自南部麦区(西南冬麦区、青藏春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冬小麦材料耐热性整体高于来自北部麦区(北部冬麦区、黄淮冬麦区)的冬小麦材料。对于春小麦,来自新疆春冬麦区的材料耐热性最强,平均热感指数为0.70,且其中88.00%的材料属于耐热材料(极耐热材料或中等耐热材料);此外,来自国际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心的春小麦平均热感指数为0.88,也表现出较强的耐热性。来自CIMMYT的人工合成六倍体材料耐热性最弱,平均HSI为1.18,其中69.58%的材料为热敏感材料(中等热敏感材料和极敏感材料)。【结论】采用延期播种或在高温的地理环境下种植能使小麦在灌浆期遭遇高温胁迫。以千粒重热感指数作为评价指标,对1 325份小麦种质资源进行高通量耐热性鉴定,综合考虑正常条件下的产量潜力和高温条件下的耐热性,筛选出优异耐热资源103份,可用于相应生态区小麦的耐热性遗传改良。
- 相关文献
[1]山西省冬小麦品种(系)耐热性评价. 温辉芹,程天灵,裴自友,李雪,张立生,朱玫. 2018
[2]大赖草染色体对小麦农艺性状和抗病、耐热性的效应研究. 解睿,温辉芹,裴自友,曹亚萍,程天灵,张立生,李雪,朱玫. 2015
[3]错期播种在小麦耐热性鉴定中的应用. 李世平,靖金莲,安晓东,刘玲玲,阎翠萍,王全亮,黄丽波,单杰. 2017
[4]冬小麦不同耐热性鉴定方法的比较. 安晓东,靖金莲,刘玲玲,阎翠萍,郑秦平,李世平,黄丽波. 2017
[5]小偃麦衍生品系的赤霉病抗性评价. 张晓军,肖进,王海燕,乔麟轶,李欣,郭慧娟,常利芳,张树伟,阎晓涛,畅志坚,武宗信. 2020
[6]99份小麦地方品种抗白粉病种质发掘及其分子鉴定. 张小辉,畅志坚,乔麟轶,郭慧娟,詹海仙,李欣,任永康,任文斌,张晓军. 2017
[7]小麦品种对麦红吸浆虫的抗性及抗性种质资源创新应用研究进展. 尹青云,郑王义,谢咸升,李峰,范绍强,郑晓玲. 2003
[8]冬小麦优异种质晋麦63的评价与利用. 张俊灵,孙美荣,李岩华,申书珍,王节之. 2007
[9]抗旱高产稳产广适优质小麦新品种长7080的选育. 闫金龙,张俊灵,张东旭,孙美荣. 2017
[10]小麦种质资源对麦长管蚜抗性的鉴定. 屈会选,党建友,程麦风,谢咸升. 2004
[11]小麦新品种(系)对麦长管蚜抗性的鉴定. 屈非,党建友,程麦风,连晋,谢咸升. 2012
[12]小麦种质资源抗白粉病的鉴定. 乔体尚,程麦风. 1992
[13]小麦对麦长管蚜抗性机制及相关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尹青云,郑王义,刘玲玲. 2003
[14]晋麦63的评价与利用研究. 张俊灵,孙美荣,李岩华,申书珍,王节之. 2007
[15]小麦新品种(系)对麦长管蚜抗性的鉴定. 屈会选,党建友,程麦风,屈非,连晋,谢咸升. 2011
[16]隰县残塬沟壑区自然条件特点与生态建设构想. 姚建民,张茂盛,柯源泉,贾亚琴. 1993
[17]6个大豆品系在不同生态区的综合表现研究. 谢飒英,朱倩,贾琛,史俊东,姜南. 2019
[18]中国向日葵带及其开发之探讨. 武殿林. 1992
[19]山西省玉米不同生态区特点和特征特性分析. 郑向阳,栗建枝,王国平,成锴,赵太存,韩雪芳,冯书琴. 2014
[20]我国旱地棉花生态区特点及农艺性状表现. 郝秀忍,刘巷禄,孙振纲,张铎,张裕繁,胡萍. 199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55K SNP芯片的山西冬小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雷梦林;刘霞;王艳珍;崔国庆;穆志新;刘龙龙;李欣;逯腊虎;李晓丽;张晓军
关键词:小麦;地方品种;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55K SNP
-
温度和湿度对紫甘薯贮藏品质的影响
作者:郭亮虎;王镇;李楠;逯腊虎;高炜;郭雅娴;武宗信
关键词:贮藏温度;贮藏湿度;紫甘薯;贮藏品质
-
糯小麦品质特性及其开发利用探析
作者:张凤琴;王向东;逯腊虎
关键词:糯小麦;品质特性;开发利用
-
黄淮麦区4省小麦种质农艺性状的比较分析
作者:张婷;逯腊虎;杨斌;袁凯;张伟;史晓芳
关键词:黄淮麦区;小麦;农艺性状;变异分析
-
萌发期和苗期玉米转海藻糖合酶基因的抗旱性研究
作者:董春林;张彦琴;杨丽莉;梁改梅;杨睿;常建忠;赵巧红;张明义
关键词:转海藻糖合酶基因;玉米;抗旱性;PEG模拟干旱胁迫
-
玉米矮秆突变体A2的表型鉴定及转录组分析
作者:董春林;翟广谦;张正;杨睿;张明义;张彦琴;杨丽莉;常建忠
关键词:玉米;矮秆突变体;表型鉴定;转录组分析
-
钾肥对紫甘薯花青素的影响
作者:郭亮虎;逯腊虎;王镇;陈永杰;许玉娟;高炜;连晋
关键词:钾肥;施用方式;施用量;紫甘薯;花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