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贺露露 1 ; 耿智 1 ; 黄晓荣 1 ; 冯广朋 1 ; 庄平 1 ; 赵峰 1 ; 张涛 1 ; 杨刚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长江口渔业资源增殖和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盐度;中华绒螯蟹;交配;产卵;激素
期刊名称: 渔业科学进展
ISSN: 2095-9869
年卷期: 2023 年 05 期
页码: 162-17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盐度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交配和产卵前后对血淋巴中5种激素的影响,本研究分别设置了0、2、4、6的交配盐度和3、6、9、12、15、18、21的产卵盐度,分析了不同交配和产卵盐度条件下,中华绒螯蟹血淋巴中双羟基孕酮(DHP)、促性腺激素(GTH)、前列腺素(PG)、雌二醇(E2)和睾酮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在淡水中,雌蟹无交配行为发生,当盐度<6时,雌蟹只交配不产卵。雌蟹在盐度为2~6中交配后,血淋巴中GTH、PG、E_2和睾酮与交配前相比均无明显变化,且交配后各盐度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盐度的升高,雌蟹产卵前,血淋巴中DHP、PG、E_2和睾酮的含量均呈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产卵后血淋巴中DHP、PG、E_2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当盐度为18时,雌蟹产卵后,血淋巴中DHP、GTH、PG、E_2和睾酮含量均降到最低,且与产卵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当盐度为6时,雌蟹产卵前血淋巴中DHP、PG、E_2和睾酮含量最高,产卵后DHP和PG的含量下降,而GTH、E_2和睾酮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但产卵前与产卵后相比除DHP有显著差异外(P<0.05),其他各项指标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此后,随着盐度的逐渐升高,产卵前后血淋巴中睾酮的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研究表明,盐度对中华绒螯蟹雌蟹交配和产卵前后血淋巴中5种激素产生了一定影响,其中,5种激素在中华绒螯蟹低盐度交配中的变化不显著,DHP、GTH和PG这3种激素参与了中华绒螯蟹的产卵活动。本研究通过探讨盐度对中华绒螯蟹雌蟹交配及产卵前后血淋巴中激素的影响,旨在了解中华绒螯蟹繁殖的生理机制,为中华绒螯蟹的繁育生物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和参考。
- 相关文献
[1]中华绒螯蟹对盐度变化的适应及其渗透压调节的研究进展. 王悦如,李二超,龙丽娜,禹娜,张凤英,陈立侨. 2011
[2]盐度对中华绒螯蟹雌性亲蟹代谢的影响. 庄平,贾小燕,冯广朋,章龙珍,王瑞芳. 2012
[3]不同盐度条件下中华绒螯蟹亲蟹行为及血淋巴生理变化. 庄平,贾小燕,冯广朋,章龙珍,王瑞芳,赵峰. 2012
[4]盐度对中华绒螯蟹繁殖特性及胚胎质量的影响. 黄晓荣,贺露露,冯广朋,耿智,赵峰,张涛,谈如,杜楠,庄平. 2023
[5]盐度对中华绒螯蟹仔蟹渗透压和非特异性免疫酶的影响. 徐静静,耿智,冯广朋,庄平,黄晓荣,黄孝锋. 2018
[6]中华绒螯蟹栖息地因子适宜范围的研究进展. 李春波,沈晨晨,冯广朋,庄平,赵峰,张涛. 2023
[7]盐度对中华绒螯蟹仔蟹渗透压和非特异性免疫酶的影响. 徐静静,耿智,冯广朋,庄平,黄晓荣,黄孝锋. 2018
[8]盐度升高对中华绒螯蟹几种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影响. 王瑞芳,庄平,冯广朋,章龙珍,黄晓荣,贾小燕. 2012
[9]渗透胁迫对中华绒螯蟹胚胎生化组成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王瑞芳,庄平,黄晓荣,冯广朋,章龙珍,陆建学,王海华,王妤. 2013
[10]中华绒螯蟹雌性亲蟹血淋巴生化指标与盐度的关系. 贾小燕,庄平,冯广朋,王瑞芳,卢俊,黄晓荣. 2012
[11]盐度对中华绒螯蟹雌性亲蟹渗透压调节和酶活性的影响. 冯广朋,卢俊,庄平,章龙珍,王瑞芳,刘鉴毅. 2013
[12]急性高渗胁迫对中华绒螯蟹雄蟹组织中可溶性蛋白质、血蓝蛋白、血糖与肝糖原含量的影响. 王悦如,李二超,陈立侨,王晓丹,张凤英,高露姣,龙丽娜. 2012
[13]中华绒螯蟹亲蟹渗透压调节和抗氧化系统对盐度的响应. 卢俊,庄平,冯广朋,章龙珍,王瑞芳. 2011
[14]盐度对银鲳(Pampus argenteus)Na~+/K~+-ATP酶活力及血清渗透压调节激素浓度的影响. 张晨捷,彭士明,王建钢,施兆鸿. 2013
[15]盐度影响海水硬骨鱼类渗透压调节机理的研究与展望. 张晨捷,施兆鸿,王建钢,高权新. 2013
[16]金乌贼繁殖行为与交配策略. 王亮,张秀梅,丁鹏伟,刘甜雨,陈四清. 2017
[17]水生甲壳动物性外激素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张东,刘鑫. 2024
[18]不同盐度时中华绒螯蟹雌性亲蟹血清渗透压、离子水平及鳃酶活性的变化. 冯广朋,庄平,卢俊. 2011
[19]中华绒螯蟹生物学及群体判别的研究进展. YANG Wen-bing,杨文斌,SU Yan-ping,苏彦平. 2010
[20]野生黄颡鱼雌鱼产卵前后肌肉脂肪酸的组成. 何登菊,姚俊杰,李川,姜海波,安苗,侯俊利.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河口鱼类生态廊道研究进展
作者:张婷婷;赵峰;王思凯;杨刚;张涛;袁瑞
关键词:河口鱼类;生态廊道;通道路径识别;生境保护修复
-
理论创新与方法突破助力科学评估和管理渔业资源-评《黄渤海渔业资源评估:理论、方法、应用》
作者:庄平
关键词:
-
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的发展历程与问题思考
作者:庄平;赵峰;罗刚;张涛;石小涛;冯广朋;王思凯
关键词:水生生物资源衰退;增殖放流;种群结构调整;生态容纳量;生活史;水产品供给;生态平衡
-
基于鱼类完整性指数(F-IBI)的长江口生态健康状况评价
作者:谢志伟;杨刚;庄平;赵峰;耿智;蒋俊;张涛
关键词:长江口;生物完整性指数;健康状况;生态评价;鱼类
-
投喂水平和投喂频率对多纹钱鲽鱼幼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肝脏和肠道组织消化酶的影响
作者:刘鉴毅;杨俊;李琪;孙艳秋;刘佳伦;邹雄;方可菲;庄平;冯广朋;赵峰;黄晓荣
关键词:多纹钱鲽鱼;投喂策略;血清生化指标;消化酶
-
鄱阳湖禁捕前后鳜(Siniperca chuatsi)生长特性及种群参数研究
作者:吴子君;章海鑫;张桂芳;王昌来;余建芳;阙祥尧;冯广朋;张燕萍
关键词:禁捕;鄱阳湖;鳜;生长特性;资源量
-
鱼类麻醉方法与麻醉效应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祖长;胡望娇;冯广朋
关键词:麻醉;鱼类;作用原理;麻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