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冬小麦穗部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逯腊虎 1 ; 武计萍 1 ; 张婷 1 ; 王玉斌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关键词: 冬小麦;穗部性状;配合力;遗传参数

期刊名称: 农学学报

ISSN: 2095-4050

年卷期: 2014 年 4 卷 11 期

页码: 5-9+14

摘要: 为了解小麦穗部性状的配合力,为杂交育种选择优良亲本提供依据,选用‘石4185’、‘石H06-402’、‘济麦22’等9个黄淮麦区广泛推广的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4,配制了36个杂交组合,对小麦杂种F1的穗长、结实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穗粒重5个性状进行了田间考察。在此基础上对9个小麦品种进行了配合力分析,并对5个性状进行了遗传性分析。结果表明,‘石H06-402’和‘烟农19’穗粒数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较高,作亲本时都可增加后代的穗粒数;‘石4185’和‘济麦22’千粒重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较高,是提高千粒重的理想亲本。利用它们作亲本时都可有效提高后代的穗粒重。组合济麦22/运麦08-1、石H06-402/良星66和石4185/济麦22可作为大穗高产育种的重点组合。遗传力分析表明,穗长具有较高的遗传决定度和狭义遗传力,可在早代进行选择。穗粒重和千粒重狭义遗传力较低,加性效应较小,应适当推迟选择。小穗数和穗粒数的遗传符合显性模型,对其选择宜在高代进行。

  • 相关文献

[1]紧凑型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 骈跃斌,许晶,武岩军. 2009

[2]甜高粱抗倒伏性相关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参数分析. 李金梅,赵威军,张福耀,常玉卉,张阳,邵荣峰. 2014

[3]几个自选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 樊丽生,郑联寿,郭耀东,温日宇,姜庆国,郭耀文. 2013

[4]几个糯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 翟广谦,郭耀东,郑联寿,韩永明,董立红. 2003

[5]玉米雄穗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参数研究. 白琪林,陈绍江,苏书文,高合明,郭新林. 2004

[6]冬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 王玉斌,逯腊虎,武计萍,张婷,李大鹏. 2014

[7]旱地冬小麦主要性状的配合力研究. 卫云宗,乔蕊清,谢福来,刘玲玲,宁东贤. 1999

[8]冬小麦沉降值配合力分析和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李国强,武计萍,仇松英,逯腊虎,陈爱萍,许钢垣,孟兆萍. 2004

[9]冬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亲本选配及遗传分析. 逯腊虎,武计萍,仇松英,孟兆萍. 2005

[10]冬小麦主要亲本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白云凤,李希陵,孙翊燕,李关健,刘存尧. 1992

[11]早熟冬小麦品种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李世平,许钢垣,王美玲,靖金莲. 1997

[12]冬小麦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规律研究. 曹亚萍,张明义,乔合心,宁焕庚. 2000

[13]冬小麦抗BYDV材料粒重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曹亚萍,范绍强,张娟. 2002

[14]不同阶段土壤水分亏缺对玉米穗部性状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周祥利,梁哲军,陶洪斌,王璞. 2010

[15]不同阶段土壤水分亏缺对玉米穗部性状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周祥利,梁哲军,陶洪斌,王璞. 2010

[16]高粱穗部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张桂香. 2004

[17]山西省中晚熟玉米种植区不同品种穗部性状差异分析. 李作一,段宏凯,田森林,郑丽萍,刘海,王艳娟,李爱军. 2018

[18]高粱穗部7个性状的遗传分析. 侯荷亭,侯旭东,仪治本,王良群. 1997

[19]不同化控剂处理下玉米穗部性状与产量的研究. 李慧明,段宏凯,平俊爱,李爱军,李卫东,杜志宏,吕鑫. 2016

[20]玉米株高整齐度与穗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翟广谦,陈永欣,田福海,徐惠民. 199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