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转双价抗虫基因BmkIT-Chitinase玉米株系的获得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郝曜山 1 ; 孙毅 1 ; 杜建中 1 ; 王亦学 1 ; 王铭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玉米;花粉介导转化;BmkIT基因;Chitinase基因;双价抗虫基因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12 年 10 卷 02 期

页码: 147-154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通过超声波辅助花粉介导法,将双价抗虫基因BmkIT-Chitinase分别导入以玉米自交系昌7-2及郑58的花粉为受体的不同基因型的自交系中。本研究共处理玉米雌穗1072穗,获得T0代种子1563粒,经卡那霉素初筛,T1代~T4代PCR及SouthernBlot杂交分子跟踪检测共获得20个转化株系,田间抗虫性鉴定表明共有16个转化株系与对照在抗虫性方面有显著差异,且此抗性随着各代稳定遗传。农艺性状调查结果表明,所获得的转基因玉米株系中大部分材料的农艺性状与对照无显著差异,除了N55材料及N20-1材料。N55材料的穗位高度与对照相比略低6±0.5cm,而穗粒数增加75±5粒。而N20-1材料百粒重增加5±0.5g。因此,转入此双价抗虫基因对玉米农艺性状影响不是很大。经过分子检测、田间抗虫性鉴定及农艺性状调查我们最终选育了9个转双价抗虫基因昌7-2自交系优良株系,6个郑58转双价抗虫基因自交系优良株系。

  • 相关文献

[1]转双价抗虫基因大白菜新种质的获得及其抗虫性分析. 兰创业,刘钊,贾晓军,周进. 2016

[2]转水稻OsSIK1基因玉米植株的获得及抗旱性分析. 郝曜山,张欢欢,杜建中,王亦学,孙毅. 2016

[3]基于GFP观察的花粉介导植物转基因方法的细胞学研究. 李娜,孙毅,杨利艳. 2013

[4]基于绿色荧光蛋白观察的花粉介导转化泡桐初探. 杨利艳,冉慧,乔白露,孙毅. 2014

[5]农杆菌浸蘸柱头创制高品质抗虫棉研究. 吴慎杰,李静,史秀梅,张换样,秦丽霞,解晓红,杨晓黎,汤飞宇,李燕娥,焦改丽. 2018

[6]不同灌溉水量下不同玉米品种水分利用率及相关原因分析. 樊修武,池宝亮,黄学芳,张健. 2008

[7]优质富硒玉米新品种—晋糯8号的选育与利用. CHEN Yong-xin,陈永欣,DONG Li-Hong,董立红,ZHAI Guang-qian. 2012

[8]锌肥在甜玉米栽培中的应用效果. 王俊花,郭瑞萍,樊敬前,邵林生,王瑞钢,白玉林,闫建宾,梁海英. 2010

[9]不同收获期对不同品种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王瑞,李中青,李齐霞,祁丽婷,王敏,任先忠. 2015

[10]玉米丝黑穗病综合控制技术研究. 王建军,王燕,石秀清,赵丽芳,王富荣. 2010

[11]玉米种子纯度及真实性分子检测技术研究. 王创云,王陆军,赵丽,侯雅静. 2012

[12]山西省玉米基础现状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樊智翔,郭玉宏,王早荣,安伟,米小红. 2002

[13]玉米品种抗矮花叶病鉴定. 王富荣,石秀清,石银鹿,王文静,王建军,史海萍. 2003

[14]山西省玉米丝黑穗病发生原因及控制对策. 石秀清,王富荣,石银鹿,王建军,赵晓军. 2005

[15]晋单(糯)41号玉米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 陈永欣,翟广谦,李彦良,阮福林,李文和,韩永明,董立红. 2002

[16]施肥和降水年型对旱地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周怀平,杨治平,李红梅,关春林. 2005

[17]山西玉米遗传育种回顾与展望. 王宏伟,王早安,郭玉宏,马海林. 2000

[18]玉米种子老化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及遗传变化的研究. 乔燕祥,高平平,周建萍. 1999

[19]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玉米矮花叶病抗性QTL的定位分析. 张红梅,北京大北农农业科技研究院,张红伟,刘小红,郑祖平,王富荣,杨书成,罗绮,谭振波. 2005

[20]离体玉米花粉生活力研究. 张红梅,智建奇,孙毅,董立红,罗绮.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