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豆麦轮作下连续施肥和麦秸还田对大豆产量及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婧阳 1 ; 刘鑫 1 ; 王秋菊 1 ; 姜宇 2 ; 周鑫 3 ; 米刚 3 ; 刘凯 4 ; 姜辉 4 ; 常本超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  

3.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

4.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豆麦轮作;麦秸长期还田;暗棕壤;产量;物理性质;孔隙组成;持水特性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15 期

页码: 151-154

摘要: 为明确豆麦轮作条件下连续施肥和麦秆还田对土壤物理性质及大豆产量的影响,在黑龙江北部地区暗棕壤上开展不施肥、麦秆还田(麦秆逢麦季还田,还田量3 000 kg/hm2)、施肥、施肥与麦秆还田长期定位试验。试验自2002—2018年共实施麦秸还田8次,种植大豆9茬。结果表明,连续施肥还田区大豆平均产量最高,表现为施肥还田>施肥>还田>对照,还田与不还田比,在施肥条件下平均增产4.99%,增减产变化幅度为-22.8%~39.3%;在不施肥条件下平均增产19.65%,增产幅度在3.2%~33.5%,麦秸还田在低生产力(不施肥)下的增产效果好于高生产力(施肥)下的效果;施肥在麦秸还田条件下比不施肥平均增产23.63%,增产幅度在1.1%~60.5%;在不还田条件下平均增产40.88%,增产幅度在8.2%~87.7%;长期施肥和麦秸还田有增加土壤有效孔隙趋势,对于增强耕层土壤持水能力有一定效果。

  • 相关文献

[1]长期有机无机配施对暗棕壤土壤酶活性及春麦产量品质的影响. 丁维婷,武雪萍,张继宗,姜宇,房静静,宋霄君,李婧妤,郑凤君,张孟妮,刘晓彤. 2020

[2]黑土立体休闲技术改土增产效果. 王秋菊,刘峰,高中超,贾会彬,张劲松,张春峰,常本超,姜辉. 2017

[3]盐化草甸土和黑土型水田土壤连续深耕改土效果. 王秋菊,刘峰,焦峰,孙兵,郭中原,常本超,张劲松,高中超,姜辉. 2017

[4]长期培肥对农田暗棕壤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隋跃宇,焦晓光,魏丹,刘洪家. 2010

[5]长期秸秆配施化肥对土壤养分及小麦产量、品质的影响. 房静静,丁维婷,武雪萍,李晓秀,姜宇,张继宗,刘晓彤,奚雅静,郑凤君,张孟妮,米刚,马献发. 2020

[6]长期施肥对黑土和暗棕壤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焦晓光,魏丹,隋跃宇. 2011

[7]长期秸秆配施化肥下土壤团聚体碳氮分布、微生物量与小麦产量的协同效应. 韩紫璇,房静静,武雪萍,姜宇,宋霄君,刘晓彤. 2023

[8]长期麦秸还田对暗棕壤土壤肥力和大豆产量的影响. 崔喜安,姜宇,米刚,刘晓莉,马星竹,孙景玲. 2011

[9]牡丹江丘陵半山区暗棕壤土类有效养分系数的测定及配方专用肥筛选的研究. 张春凤,黄瑞海,肖文博,梁嘉陵,时新瑞,王爱武. 2010

[10]长期定位施肥对暗棕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崔喜安,仇建飞,窦森. 2011

[11]长期不同施肥对暗棕壤甲烷氧化菌群落特征与功能的影响. 杨芊葆,范分良,王万雄,梁永超,李兆君,崔喜安,魏丹. 2010

[12]秸秆粉碎集条深埋机械还田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王秋菊,刘峰,焦峰,常本超,姜辉,宫秀杰. 2019

[13]深翻结合心土与不同改土物料混合改良白浆土的效果. 朱宝国,张春峰,贾会彬,孟庆英,王囡囡,张立波,匡恩俊,王庆胜,刘俊刚,高雪冬. 2018

[14]稻壳深施对碱土物理性质和苜蓿产量的影响. 高中超,中本和夫,王秋菊,刘峰,陈积山,李明风,匡恩俊,王雪杨,新家宪. 2014

[15]黑土长期定位原状土壤搬迁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迟凤琴,孙炜,匡恩俊,张久明,宿庆瑞,周宝库,张凤彬. 2014

[16]酸化矿质混配肥料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王英. 1999

[17]施肥对啤酒大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魏丹. 1999

[18]矿质镁对水稻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李晓鸣,王玉峰. 1999

[19]黑龙江省主要土壤供钾能力及土壤钾素演变特性. 李玉影,吴英,刘双权,金平. 1999

[20]盐碱地苜蓿播量、施肥期和施肥量对其产量的影响. 唐凤兰,朱瑞芬,张月学,刘杰淋,刘凤歧,韩微波.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