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LUCC的密云水库上游流域人为干扰动态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晓娜 1 ; 张微微 1 ; 李红 1 ;

作者机构: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

关键词: 人为干扰;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LUCC);时空格局;密云水库上游流域

期刊名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ISSN: 1673-4831

年卷期: 2016 年 32 卷 06 期

页码: 951-95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人类活动对地球表层的干扰所造成的影响和变化正日益增强,正确估计人为干扰对现在和未来环境变化影响的程度以及叠加在自然变化上的幅度具有重大意义。选择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突出、人地关系矛盾剧烈的北京市密云水库上游流域为研究区,基于2005和2013年2期SPOT 5遥感影像数据,借助人为干扰度指数和GIS空间分析方法,从结构变化、类型变化、空间变化和人为干扰度4个角度,探讨密云水库上游流域人为干扰时空动态分异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2005—2013年间,密云水库上游流域景观以林地-耕地-园地格局为主导,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加快,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强度增加。(2)农业结构调整、土地开发整理、经济发展、建设占用以及生态恢复工程是流域内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主要因素;旱地、园地、有林地、灌木林地面积减少,菜地、草地、疏林地、建设用地和滩地增加,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呈退化趋势;工矿用地和未利用土地主要转为园地、林地和草地,生态恢复工程略显成效。(3)半干扰是流域内主导的干扰景观类型,全干扰和半干扰型景观面积增加,无干扰型景观面积减少,流域内景观的人为干扰强度呈现由深山区向浅山区逐渐增强的空间分异特征,交通道路沿线及人类活动活跃地区是人为干扰强度增加最显著的地区。

  • 相关文献

[1]典型人为干扰遥感识别与干扰强度评价研究进展. 刘晓娜,张景华,李红. 2017

[2]不同母质温带草地植物群落多样性对人为干扰的响应. 侯星辰,鲁绍伟,向昌林,李少宁,赵娜,徐晓天. 2022

[3]坝上草原退耕地植被不同恢复处理土壤种子库研究. 刘建立,王彦辉,程丽莉,马长明,袁玉欣. 2009

[4]京津冀地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刘玉,郑艳东,陈秧分. 2017

[5]京津冀地区县域农产品生产功能的时空格局及耦合特征. 刘玉,唐林楠,潘瑜春,唐秀美,任艳敏. 2015

[6]青海湖流域生态服务价值时空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姜翠红,李广泳,程滔,陈占涛,张浩然.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