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作物早熟性基因定位与遗传效应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葛选良 1 ; 钱春荣 1 ; 王柏臣 2 ; 于洋 1 ; 姜宇博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关键词: 作物;早熟;性状;基因定位;遗传效应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14 年 15 卷 05 期

页码: 1161-116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于作物育种而言,早熟性是一种优良的综合性状。因此,探讨如何将常规育种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用以缩短主要作物品种生育期,对作物生产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概括了作物早熟性相关性状,重点阐述了作物早熟性相关性状定位与遗传分析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目前作物早熟性育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的研究展望。

  • 相关文献

[1]龙甜雪冠甜瓜品种的选育. 王喜庆,倪淑君,温玲. 2002

[2]大豆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 薛红,宁海龙,杨兴勇,董全中,张勇,张明明,李微微. 2020

[3]高能混合粒子场与~(60)Co-γ射线辐照龙牧803紫花苜蓿产量性状遗传效应研究. 尚晨,韩贵清,张月学,唐凤兰,刘杰淋,韩微波,刘凤歧. 2011

[4]分子标记在南瓜育种中的应用进展. 韩俊岩,李柱刚,邹伶威,王珣,李晓娟. 2012

[5]作物氮素无损快速营养诊断研究进展. 宋丽娟,叶万军,郑妍妍,苏戈. 2017

[6]农业生物多样性防控作物病虫害的研究进展. 杨晓贺. 2014

[7]心土层对作物生育影响及其改良效果的研究进展. 高盼,王秋菊,高中超,孙兵,张俐俐,刘峰. 2014

[8]CRISPR-Cas9技术在作物中研究进展. 薛永国,刘鑫磊,唐晓飞,曹旦,栾晓燕. 2020

[9]叶面喷硒对不同作物籽粒硒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匡恩俊,迟凤琴,张久明,宿庆瑞. 2018

[10]心土间隔混层技术改善白浆土理化性质提高大豆产量. 朱宝国,张春峰,贾会彬,孟庆英,王囡囡,匡恩俊,张立波,高雪冬,王庆胜,刘俊刚,王宇先. 2019

[11]黑龙江省涝渍的成因和危害及治理措施. 高中超,孙磊,王丽华,李伟群,宋柏权,张俐俐,杜春影. 2019

[12]作物转基因技术、种植现状及安全性. 李文跃,曹士亮,于滔,王成波,刘宝民,任洪雷. 2020

[13]全球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概况(1996-2018年). 于滔,曹士亮,张建国,曾兴,任洪雷,王成波,李文跃,李昕,曹靖生. 2020

[14]低植酸作物品种的选育与展望. 赵伟. 2011

[15]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黑土作物产量与养分平衡特征. 郝小雨,周宝库,马星竹,高中超. 2015

[16]作物地膜覆盖技术适宜性及其在东北春玉米上的应用. 高海河,刘宏金,高维常,刘勤,钱春荣,靳拓,严昌荣. 2021

[17]黑土立体休闲技术改土增产效果. 王秋菊,刘峰,高中超,贾会彬,张劲松,张春峰,常本超,姜辉. 2017

[18]东北黑土微生物群落对长期施肥及作物的响应. 丁建莉,姜昕,关大伟,马鸣超,赵百锁,周宝库,曹凤明,李力,李俊. 2016

[19]还田作物秸秆腐解特性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葛选良,于洋,钱春荣. 2017

[20]心土培肥犁改良瘠薄土壤的效果. 王秋菊,刘峰,高中超,姚春雨,张劲松,常本超,高盼,张春峰,贾会彬.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