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马晓民 1 ; 向峰 1 ; 金鑫 1 ; 朱志明 1 ; 赵如浪 1 ; 王永宏 1 ;

作者机构: 1.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玉米;农艺性状;产量

期刊名称: 现代农业科技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7 期

页码: 24-27

摘要: 为了明确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设置了4种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处理(分别为大豆与玉米行比为3∶2、4∶2、3∶4、4∶4)和单作玉米对照,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单作玉米相比,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处理玉米产量减产25.18%~41.45%[大豆与玉米行比4∶2处理减产幅度(41.45%)最大,大豆与玉米行比3∶4处理减产幅度(25.18%)最小],玉米有效穗数减少3.95%~14.47%(除大豆与玉米行比3∶4模式处理外),千粒重减少0.56%~3.63%,穗粒数减少5.24%~10.85%,穗长减少6.15%~11.28%,穗粗减小0.21%~3.16%,秃尖长增加21.65%~37.11%,株高降低2.21%~9.36%,茎粗减小15.83%~20.83%.综合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指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以大豆与玉米行比4∶2模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影响较大,以大豆与玉米行比3∶4模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影响较小.

  • 相关文献

[1]生物炭对宁夏新垦地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 邱海燕,孙娇,陈刚,周凯宁,梁锦秀. 2017

[2]大豆不同播期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影响. 刘涛,金龙,杨飞,金鑫,张战胜,朱志明,刘春光,季文,李兴国,李珍,杜伟,李宗泽,李喜红,王斐,王昊,陶振水,胡美娟,赵学智,刘超,孙立峰. 2024

[3]杂交玉米新组合引进及试验分析. 张文博,黄学峰,惠建,陈丽. 2014

[4]不同种类有机肥对糜子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张尚沛,杨军学,岳国强,程炳文. 2014

[5]播种时期对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罗瑞萍,赵志刚,姬月梅,郝吉兵,孙文平. 2011

[6]6个蒜苗品种在宁夏南部地区的引种栽培效果. 王学铭,侍梅,刘占国,冯海萍,苏存录,单海波. 2017

[7]莴笋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 吴利晓,王克雄,张晓娟,秦爱红,关耀兵,张倩男. 2019

[8]减施氮肥条件下接种根瘤菌对鹰嘴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黄贵斌,牛永岐,周丽蕾,关耀兵,赵永峰. 2021

[9]压砂西瓜不同栽培模式对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郭松,刘声锋,于蓉,田梅,董瑞,王志强,杨万邦. 2020

[10]宁夏中部干旱区渗水地膜对谷子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罗世武,程炳文,孙玉琴,王倩,李凯. 2020

[11]晚播对宁南山区不同类型豌豆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钱爱萍,赵永峰. 2016

[12]宁南山区旱地谷子适栽品种筛选. 刘鹏,杨刚,赵世伟,程炳文. 2019

[13]有机水稻覆膜插秧技术研究. 马维新,李如意,兰保国,刘荐,杨生龙. 2013

[14]种植密度对荞麦受精结实率及产量的影响. 母养秀,杨利娟,张久盘,穆兰海,杜燕萍,常克勤. 2018

[15]艾草绿色增效栽培技术研究. 张建虎,桂林国,张新学. 2023

[16]宁夏枸杞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钟(鉎)元,秦垦,洪凤英,闫亚美. 2008

[17]春小麦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樊明,张双喜,李红霞,方亮,刘旺清,裘敏,魏亦勤. 2017

[18]净间作下不同耐荫性大豆品种(系)农艺性状对比研究. 姬月梅,曹天俊,罗瑞萍,赵志刚,连金番,王劲松. 2021

[19]不同有机肥对谷子产量、品质等的影响. 杨军学,罗世武,张尚沛,岳国强,王勇,程炳文. 2016

[20]干豌豆品种(系)的比较与评价. 关耀兵,黄贵斌,牛永岐,周丽蕾,赵永峰.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