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霞 1 ; 王超 1 ; 任承刚 1 ; 丛伟 1 ; 金磊 1 ; 郭士伟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优质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转玉米pepc基因水稻;叶肉细胞;类囊体片层;线粒体;正丁醇;高光强
期刊名称: 西北植物学报
ISSN: 1000-4025
年卷期: 2010 年 30 卷 008 期
页码: 1614-162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高光效高产的转玉米pepc基因水稻(PC)和野生型水稻(WT)为研究材料,在水稻苗期进行高光强处理(120 min,1 000 μmol·m-2·s-1)、高光强正丁醇复合处理(120 min,1 000 μmol·m-2·s-1+0.04%正丁醇)和正常光强处理(200 μmol·m-2·s-1,CK),运用透射电镜观察各处理材料叶肉细胞、维管束鞘、叶绿体、叶绿体片层以及线粒体等结构变化特点,并考察它们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以及收获后的产量构成因子等.结果发现:PC植株具有较高Pn和PEPC活性,与其较高的有效穗数、穗长、千粒重和籽粒产量相对应;与野生型(WT)相比,高光强处理的PC植株叶肉细胞完整,维管束鞘细胞排列整齐,类囊体片层厚,排列有序,堆叠整齐,并且线粒体有序地在叶绿体周围聚集;但经正丁醇和高光强复合处理的PC叶绿体类囊体片层则降解,淀粉粒累积,表现出类似于高光强下WT植株被损坏的超微结构特征.研究表明,转玉米pepc基因水稻叶片的叶肉细胞、叶绿体和线粒体等具有高光效的超微结构特征;PEPC可能通过磷脂酶D(PLD)途径产生的磷脂酸(PA)参与PC在高光强下对类囊体片层稳定性的调节.
- 相关文献
[1]高光强下转玉米PEPC基因水稻和未转基因水稻秧苗叶片超微结构的比较. 王超,李霞. 2007
[2]ABA、BA及DPI对高表达玉米C_4pepc基因的水稻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李霞,任承钢. 2012
[3]大蒜白腐菌粗毒素活性分析与组分鉴定. 朱言杰,马金骏,周冬梅,邓晟,冯辉,魏利辉,陈夕军,王晓宇. 2022
[4]苏钟猪和太湖猪的线粒体D环部分序列比较分析. 刘益平,邢光东,陈仕毅,任守文,刘铁铮. 2007
[5]对羟基苯甲酸和间苯三酚对棉花幼苗根系线粒体功能和根系生长的影响. 张国伟,杨长琴,刘瑞显,倪万潮.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HRM技术开发水稻糊化温度基因ALK功能标记
作者:王军;周晶;陶亚军;李文奇;朱建平;范方军;王芳权;许扬;陈智慧;蒋彦婕;李霞;杨杰
关键词:水稻;糊化温度;ALK;功能标记;HRM技术
-
稻米淀粉体外消化试验方法的优化及应用
作者:李颖颖;蒋彦婕;李文奇;陶亚军;王芳权;陈智慧;许扬;王军;范方军;朱建平;夏士健;李霞;杨杰
关键词:水稻;淀粉水解率;升糖指数(GI);淀粉体外消化
-
野生二倍体草莓的SSR分子标记开发及核心种质的构建
作者:张咏琦;王超;许林林;吴娥娇;李天红;赵密珍;袁华招
关键词:草莓;二倍体种;SSR;多态性分析;核心种质
-
低血糖生成指数水稻南粳丝苗的选育及应用
作者:蒋彦婕;杨杰;王芳权;许扬;李霞;陈智慧;李文奇;陶亚军;范方军;王军
关键词:水稻;低血糖生成指数;育种;栽培
-
水稻氮高效基因分子标记开发与基因型筛选
作者:陶亚军;朱静妍;王军;范方军;许扬;李文奇;王芳权;陈智慧;蒋彦婕;朱建平;李霞;杨杰
关键词:水稻;氮高效利用;等位特异PCR标记;InDel标记
-
低升糖指数水稻研究进展
作者:李霞;蒋彦婕;陶亚军;李文奇;王芳权;陈智慧;许扬;王军;范方军;朱建平;Sreenivasulu NESE;杨杰
关键词:水稻;升糖指数(血糖生成指数);淀粉;遗传机制;遗传改良
-
大环内酯类和高表达玉米C4-PEPC基因对水稻耐旱性的影响
作者:宋凝曦;李霞;王净;吴博晗;曹悦;杨杰;谢寅峰
关键词:水稻;可变剪接;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大环内酯;干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