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志华 1 ; 庄伟建 1 ; 郑伟文 2 ;
作者机构: 1.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中心
关键词: 钙信使系统;植物;有性生殖;研究方法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02 年 17 卷 04 期
页码: 244-247
摘要: 钙、钙调蛋白作为信号转导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植物有性生殖过程中,钙、钙调蛋白的分布也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综述了植物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动态,并介绍了一些广泛运用于钙、钙调蛋白研究的方法。
- 相关文献
[1]草坪草干旱胁迫研究进展. 应朝阳,吕亮雪,翁伯琦. 2006
[2]农业生态系统碳循环. 周文婷,黄毅斌,王义祥,钟珍梅,翁伯琦. 2013
[3]红萍供氧装置及其试验研究. 陈敏,刘夏石,刘中柱. 2000
[4]寄主植物与病原菌免疫反应的分子遗传基础. 杨德卫,李生平,崔海涛,邹声浩,王伟. 2020
[5]植物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黄珊. 2012
[6]土壤植物系统硒累积迁移的影响因素及调控. 安梦鱼,张青,王煌平,粟方亮,罗涛. 2017
[7]瘿螨寄主植物抗性研究进展. 张辉,曾明森,王庆森,李慧玲,王定锋,吴光远. 2014
[8]长链非编码RNA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响应中的研究进展. 王彬,陈敏氡,白昌辉,林亮,曾美娟,叶新如,刘建汀,温庆放,朱海生. 2023
[9]串联亲和纯化技术及其在植物蛋白质组研究中的应用. 王丰青,吴为人,陈新建,李娟,周艳. 2013
[10]植物化感作用对牧草影响的研究进展. 高承芳,翁伯琦,王义祥,徐国忠,熊德中. 2009
[11]室内空气净化植物的研究与利用现状及应用前景. 余亚白,陈源,赖呈纯,谢鸿根. 2006
[12]基因组编辑技术及其在植物遗传改良上的应用. 林雅容,周淑芬,朱义旺,孙庆山,陈惠妹,王锋. 2015
[13]植物类黄酮的分类、药理活性及其生物合成调控研究进展. 赖瑞联,吴如健,赖钟雄. 2024
[14]植物模拟微重力效应研究进展. 邓素芳,杨有泉,陈敏. 2013
[15]微重力下的植物生物学效应与空间诱变育种研究. 郑景生. 2003
[16]植物对氮胁迫的生理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林郑和,陈荣冰,陈常颂. 2011
[17]植物QTL研究进展. 杨绍华. 2011
[18]二轴旋转式植物湿润栽培装置的研制. 陈敏,杨有泉,邓素芳,林营志,张翔. 2013
[19]植物生物反应器表达系统研究进展. 许惠滨,王福祥. 2021
[20]植物茸毛形成的分子机制及其生理功能. 肖开转,毛小辉,林悦龙,朱永生,蔡秋华,谢华安,张建福.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一株满江红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分生孢子发育研究
作者:黄敏敏;陈美珍;陈坚;郑伟文
关键词:满江红;聚多曲霉;分生孢子;自噬;超微结构
-
满江红内生细菌的培养及其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检测
作者:陈坚;郑益平;陈彬;郑斯平;郑伟文
关键词:满江红;内生菌;抗生素抗性基因;宏基因组
-
内生菌在水生蕨类植物满江红大孢子果发育过程中的结构特征和细胞响应
作者:吴志华;郑斯平;陈坚;陈彬;郑伟文
关键词:满江红;蓝藻;细菌;超微结构;分泌;生物被膜
-
结合态氮对满江红内生细菌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影响
作者:陈坚;陈彬;郑斯平;郑益平;朱炳耀;郑伟文
关键词:满江红;蓝细菌;满江红念珠藻;微生物群落;高通量测序;电子显微镜
-
水生植物小叶满江红内生真菌与古菌的发现及基于高通量测序的群落组成分析
作者:陈坚;郑伟文;郑益平;陈彬;郑斯平;朱炳耀
关键词:满江红;真菌;古菌;高通量测序;群落
-
满江红内生菌外膜泡囊的电镜观察与超微结构分析
作者:黄敏敏;陈彬;ULLA Rasmussen;陈坚;罗钦;郑伟文
关键词:膜外泡囊;蓝细菌;细菌;电子显微镜;超微结构
-
不同种质来源孩儿参的rDNAITS区序列分析及鉴别
作者:易骏;廖芳平;郑伟文
关键词:分子鉴定;孩儿参;ITS序列;序列分析;种质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