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沙门氏菌在鲜切蔬菜中生长行为及其预测模型构建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马晨 1 ; 李建国 1 ; 程景 2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

2.黑龙江省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关键词: 沙门氏菌;鲜切蔬菜;调味蔬菜;黄瓜;模型构建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16 年 37 卷 04 期

页码: 123-12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揭示沙门氏菌在鲜食蔬菜或调味蔬菜中的生长情况,以蒜苗、香菜、西红柿、黄瓜和小葱为实验对象,点植接种两株沙门氏菌混合菌液(Salmonella enteritidis ATCC 13076和S.newport ATCC 6962),研究不同接种剂量下沙门氏菌在鲜切蔬菜中生长情况,考察不同温度下沙门氏菌在鲜切黄瓜中的动态生长情况,并构建生长模型。结果表明:4℃下,沙门氏菌在所试鲜切蔬菜中均不生长。28℃,高接种剂量下(2.0 log CFU/g和3.0 log CFU/g),沙门氏菌在各种蔬菜中的生长势(δ)在4.25~5.84 log CFU/g之间,表明其在各种蔬菜中生长良好(菌落数量>7.0 log CFU/g)。1.0 log CFU/g接种剂量下,除了黄瓜外,沙门氏菌在其他蔬菜中生长良好(菌落数量约5.0 log CFU/g)。微量接种剂量0.1 log CFU/g,小葱和番茄中沙门氏菌长势尚好(δ>0.5 log CFU/g),其他蔬菜中沙门氏菌不生长(δ<0.5 log CFU/g)。采用Baranyi模型对实测数据进行拟合,结果显示:7、15、20和25℃下沙门氏菌在鲜切黄瓜中的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分别为0.026、0.11、0.14和0.29 h-1;7℃和15℃时,迟滞时间分别为24.33 h和9.44 h,20℃和25℃时不经历迟滞期,直接进入对数生长期。采用次级模型Ratkowsky方程描述最大生长速率和储藏温度的关系,模型可靠性较好。所以,蔬菜品种、接种剂量和储藏温度影响沙门氏菌在鲜切蔬菜中的生长。

  • 相关文献

[1]3种姜科植物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 周璐丽,周汉林,王定发. 2016

[2]国标法与快速法检测沙门氏菌的结果比较. 马晨,陈雪华,李建国. 2015

[3]槟榔乙醇提取物对猪鸡五种致病菌的抑菌作用初探. 周璐丽,王定发,周汉林,侯冠彧,李韦. 2014

[4]番木瓜镁离子转运蛋白基因CpMGT1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许迎港,邹智,郭静远,孔华,朱国鹏,郭安平. 2022

[5]红茶菌和中草药红茶菌体外抑制沙门氏菌的比较研究. 蒋小强,邱红辉,符乃方,蒋盛军,董志超. 2015

[6]分散固相萃取法测定黄瓜中的喹啉铜残留量. 陈思宇,王明月,林冰,吕岱竹. 2019

[7]3种发酵菌堆制木薯皮基质对黄瓜幼苗生长和光合能力的影响. 王旭,李勤奋,陈艳丽,李光义. 2011

[8]黄瓜种传镰刀菌种类的鉴定及其致病性研究. 蒋荷,李旭,郑慧慧,吴学宏,杨腊英. 2013

[9]黄瓜“花打顶”茎尖的组织和细胞学特征. 李志英,李兴国,徐立,郑成超. 2004

[10]长期高温对黄瓜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英文). 徐立,李志英. 2009

[11]象耳豆根结线虫初始种群密度对黄瓜生长的影响. 龙海波,孙燕芳,曾凡云,白成. 2015

[1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螺虫乙酯在黄瓜幼苗中的内吸传导特性. 张蕊,杨石有,张贺,程东美. 2019

[13]整蔓对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李洪立,杨福孙. 2005

[14]黄瓜种传镰刀菌粗毒素检测及其致害作用. 蒋荷,郑慧慧,曹莎,吴学宏,黄俊生. 2013

[15]七株黄瓜内生真菌对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不同作用. 鄢小宁,Sikora R. A.,郑经武. 2010

[16]黄瓜枯萎病研究进展及其综合防治. 蒋荷,曹莎,王丽君,吴学宏,杨腊英. 2012

[17]甜瓜黄斑病毒在海南黄瓜上的发生分布及序列分析. 车海彦,曹学仁,禤哲,罗大全. 2019

[18]3种发酵菌处理对木薯皮基质理化性状及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李线花,王旭,李勤奋,侯宪文.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