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的稻谷粒重QTL定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大双 1 ; 彭强 1 ; 李佳丽 1 ; 季家举 2 ; 徐海峰 1 ; 朱速松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贵州省水稻研究所

2.湖南轻工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环境;粒重;作图群体;基因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14 期

页码: 4679-468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挖掘稳定遗传的稻谷粒重性状QTL,本研究以V20B/CPSLO17组合衍生的150个重组自交家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 RIL)为作图群体,在3个环境(2019贵阳, 2020贵阳, 2019三亚)对稻谷粒重性状进行QTL检测及其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3个环境共检测到6个稻谷粒重QTL,其中QTL qTGW5-1在2种环境被重复检测到;QTL qTGW5-2和qTGW5-3具有较大遗传效应,表型变异贡献率高达139.796%和99.414%,两者的LOD值分别为35.113和28.411。qTGW5-2的加性效应源自亲本CPSLO17;qTGW5-3的加性效应源自亲本V20B。本研究结果为挖掘新的稻谷粒重性状基因提供参考依据。

  • 相关文献

[1]贵州省干椒新品种区域试验的基因与环境互作分析. 牟玉梅,赖卫,刘崇政,姜虹,杨红. 2016

[2]贵州省青贮玉米区域试验品种与试点的互作效应分析. 舒中兵,苟晓松,陈浪,王春梅,任洪. 2022

[3]贵州省青贮玉米区域试验品种与试点的互作效应分析(英文). 舒中兵,苟晓松,陈浪,王春梅,任洪. 2022

[4]基于SLAF_seq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定位水稻株高QTL. 姜雪,龙武华,彭强,张习春,刘雪薇,张大双,张玉珊,朱速松. 2021

[5]稻米垩白QTL定位分析. 彭强,张大双,吴健强,刘颖,黄培英,王际凤,朱速松. 2016

[6]控制水稻粒重QTL的定位. 彭强,刘颖,张大双,吴健强,王际凤,黄培英,朱速松. 2016

[7]运用SLAF-seq技术构建水稻高密度遗传图谱. 彭强,叶生鑫,黄龙,张大双,刘颖,吴健强,张玉珊,朱速松. 2016

[8]利用RIL群体进行稻米加工品质QTL定位分析. 张上都,彭强,张大双,吴健强,杨林,朱速松. 2016

[9]水稻苗期耐冷性的QTL定位分析. 彭强,张大双,吴健强,王际凤,黄培英,朱速松. 2015

[10]稻米垩白QTL定位分析(英文). 李佳丽,彭强,施文娟,刘颖,张大双,吴健强,朱速松. 2016

[11]基于SNP遗传图谱定位甘蓝型油菜千粒重QTL位点. 荐红举,魏丽娟,李超,唐章林,李加纳,刘列钊. 2014

[12]玉米单株农艺性状与粒重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赵晓燕. 2011

[13]施用氮肥对环境的影响. 霍可以,杨俊春,晏妮. 2013

[14]两种环境下甘蓝型油菜含油量的差值QTL分析. 李超,李波,曲存民,阎星颖,付福友,刘列钊,谌利,李加纳. 2011

[15]发展现代农业 促进新农村建设——论毕节市农业、农村经济建设. 吴勇,虞蛟,杨斌. 2007

[16]甘蓝型油菜含油率环境钝敏感基因型材料的筛选. 李超,王璐璐,杨斌,饶勇,肖华贵,荐红举,刘列钊,李加纳. 2014

[17]影响地方鸡肌肉肌苷酸含量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李亮,陈浩林,韩雪,朱丽莉,李舒,杨昌英,陶宇航. 2016

[18]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授粉控制系统的研究. 伍林涛,奉斌,韩宏仕,曾章丽,杜才富,张敏琴. 2016

[19]普通小麦抗白粉病性遗传研究. 孙智开,王石惠. 1992

[20]AtWRKY26转录因子克隆及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伍林涛,杜才富,曾章丽,张敏琴,韩宏仕.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